观展 | 多方位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真实再现“水下考古”

日期 | 2018-06-19 来源 |

  海洋是地球的心脏。正如心脏为身体的各个部位提供血液一样,海洋将全球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无论我们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为了唤醒人类对于海洋的重视及永续利用,联合国于2008年12月5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11号决议,决定自2009年起,指定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2018年6月8日,中国航海博物馆便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海上丝路展览,讲述海洋的故事……

  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自隋唐繁盛,至宋元鼎盛,自明清转型,绵延两千年、跨越亚欧非,“海上丝绸之路”用其沧桑剧变,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灿烂,留下了深沉的时空启迪。

  2018年5月8日至8月7日,为阐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和灿烂文化,揭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间的深厚渊源与纽带联系,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开启一场对千年丝路上贸易来往、国际交往、科技交流与文化交融的探索。

  

  展览入口

  观展前的期待

  展览题为“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由此可以解读出展览的初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水的沉船与贸易瓷器,探究在历史进程中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共享,解读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对中国多次考察后,于1877年出版《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提出,通常指欧亚北部队商路,因为主要贸易是丝绸,故以此命名。此名出现后,学术界又延伸出“海上丝绸之路”,即欧亚大陆及北非和东非的长途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海上丝绸之路”的名称虽然出现较晚,但实际上却早已存在,《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海上交通路线,便为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当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道的开辟与拓展,非由一朝一代完成,亦非由一地一方所主导。其航道的开辟及海上网络的不断扩展,获益于古代东西方人民的共同开拓。

  

  本图中海上丝绸之路参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通史陈列及《丝路帆远》相关著作,仅为示意图,不分年代。

  因此,面对“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巨大时间、空间跨度的主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展品去处理和诠释其所引发的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成为观展前所期待的一大看点。

  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显然成为博物馆展览中的热门话题,而这其中更是不乏策划精致、展品精美且数量众多的展览。那么,此次展览又如何在众多相同主题展中突出重围,为观众带来更生动、更真实的观展体验?这同样是本次展览值得关注的一大看点。

  观展中的体验

  1、多重脉络阐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

  本次展览按照时间顺序被分为五个主题,分别为“唐风西尚,跨越重洋”、“东方神瓷,行销世界”、“牵海过洋,铸创辉煌”、“中国风情,舞动西方”以及“华夏智慧,全球共享”,对唐代至清代的海外贸易政策、航海技术革新以及外销瓷器种类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唐代航海技术的发展所形成的日渐繁茂,到宋元海外通商的推行所达到的贸易鼎盛,再到明清人类文明的交流所实现的智慧共享,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展览中的五个单元

  除了以时间的变迁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本次展览也以展品的选择为脉络印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及湖南省博物馆等全国七省二市共计22家文博机构的240余件套文物精品,展示了唐、宋、元、明、清时期共计11艘沉船的相关出水文物以及从唐至清底20余种贸易瓷器,试图以沉船与贸易瓷器为双主线,去讲述“海上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诠释东西文化的交流共享。

  对于“沉船”,展览展示了9世纪上半叶的阿拉伯双桅商船“黑石号”及12件沉船文物、南宋前期沉船”华光礁I号”及11件沉船文物、南宋时期沉船“南海一号”及10件沉船文物、南宋中晚期沉船“半洋礁一号”及8件沉船文物、三道岗元代沉船及13件沉船文物、大练岛元代沉船及14件沉船文物、“万历号”沉船及9件沉船文物、明万历年间“南澳一号”及9件沉船文物、清康熙中期沉船“碗礁一号”及14件沉船文物、清道光年间“小白礁一号”及13件沉船文物、清乾隆年间“哥德马尔森号”及5件沉船文物,其中黑石号、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三艘沉船更是被制作出模型供观众了解与欣赏。

  

  “黑石号”沉船复原

  除了沉船以外,本次展览还展示了20余种贸易瓷器,涵盖了从唐代至清代我国外销瓷的主要品类。例如唐代的越窑和长沙窑、宋代的景德镇窑和磁灶窑、元代的青花瓷和龙泉窑、明代的漳州窑和德化窑、清代的广彩瓷和徽章瓷等等,其中许多展品都是一、二级文物,是贸易瓷器中的精品。

  

  长沙窑贸易瓷器

  通过沉船与贸易瓷器的双重脉络诠释,本次突破了以往海丝展单一的贸易瓷器展示,将水下考古所发掘出水的沉船及文物作为展示的重点,更为真实、直接地反映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中国外销事业的发达。同时,笔者还注意到策展人在展览展示中有意识地将出土的贸易瓷器与出水的沉船瓷器相联系,即通过二者在时间、空间上的比较,如在第一单元对港口扬州出土的长沙窑瓷器与沉没于印度尼西亚的“黑石号”上的出水文物进行对比,其共同的异域特征,进一步向观众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的频繁往来。

  

  “黑石号”沉船出水长沙窑瓷器

  2、注重展示设计,让故事更有氛围

  相较于其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展览,本次展览更强调故事性,希望通过讲述沉船的故事让观众更为真实、直接地理解“海上丝绸之路”。因此,此次展览格外注重对展厅空间与展示手段的设计,以打造一个沉浸式的观展氛围。

  从展厅设计而言,为配合此次展览主题,展厅的色彩以蓝色为基调,再加上灯光的明暗变化以及阵阵海浪的立体声效,为观众营造出仿佛置身海底世界的观展氛围。

  除了通过空间设计营造展览氛围,本次展览更利用丰富的展示手段,为观众更好地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繁荣。本次展览特别注重围绕11艘沉船的经历进行展示设计,通过打破时间、空间的隔阂,将沉船背后的故事讲给观众。漫步展厅,可以发现,每一艘沉船及其所装载的出水文物都会集中展示,并且配合展板上的发掘照片,向观众展现其刚出水的样貌,现场更是展示了黑石号、华光礁一号与南海一号的三只沉船模型,利用灯光、声效、器物为观众还原了这些著名沉船的水下场景,让观众对沉船的理解不只停留在出水的器物,更对整体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体验。

  

  “南海一号”沉船复原

  同时,为了在有限的空间提供更多内容,每个沉船展示区域都设置了平板电脑,从“沉船简介”、“现场打捞”、“出水文物”、“精品展示”四个方面让观众进行更多的延伸阅读。

  

  平板电脑

  沉船之外,展览中还展出了一些诸如沙船、福船等古船模型,以反映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达,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在当时领先于时代的技术水平;此外,展览创造性地通过实物展示了西方航海科技水平,在中西对比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尾声更通过展现西方油画中的瓷器形象,说明中西在瓷器贸易往来互动之频繁。

  3、观展后的思考

  除了对“海上丝绸之路”本身的探索外,笔者注意到此次展览中同样隐藏着另外一条暗线——水下考古。从展牌照片中对水下考古工作的真实再现,到视频短片中对现场打捞的详实记录,到展览现场对古代沉船的精心复原,再到展厅出入口对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服装展示,展览同样强调水下考古工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让观众看到精美的展品、展览背后,考古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

  

  水下考古装备

  长期以来,考古一直为少数考古学家、学者垄断,成为学术的象牙塔。但事实上,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和对人类文明过往的求知欲,从未因考古学走进象牙塔而停滞。随着《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盗墓”IP的大热,社会上掀起一股“考古热”,却往往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公众对考古产生错误认知。而作为展示人类文明的社会文化机构,对于如何探索考古的大众化、如何消除公众对考古的错误印象、如何增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博物馆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览名称: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

  展览时间:2018年5月8日——8月7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港大道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