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个结合” 打造特色品牌 ——中国农业博物馆校外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 | 2018-07-27 来源 |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近年来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教育手段,以“弘扬农耕文化”为主题,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探索与实践,打造了具有“农”字特色一系列品牌教育活动。

  馆校结合打造优质第二课堂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申报工作的牵头单位,承担着“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工作。两年来,农博围绕这一主题,走进校园开展了科普巡展和相关讲座活动。

  2016年底,农博走进北京一七一中学,举办了“传承民俗文化 体验非遗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农博邀请了21位非遗传承人,为700余名学生展示并教授了“金石传拓”、“面塑”、“剪纸”、“茶艺”、“陶艺”等非遗技艺,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2017、2018年,农博还先后到北京东城、朝阳、密云、房山和福建厦门等中小学校,开展了这一活动,并推出了《谈古说今话清明》《日久天长说夏至》《漫话立秋》《交子之时讲冬至》等“二十四节气”小课堂,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欢迎。

  

  除了宣传二十四节气之外,农博还与朝阳区高碑店中心小学联合主办了“品德与生活”主题实践暨社会大课堂活动项目。馆校结合让朝阳区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走进每个场馆,开展到农博“寻宝”活动,打造农博“第二课堂”。

  在与学校合作举办活动的同时,农博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自身馆藏特色和陈列内容,编写了面向中小学生的《耕耘—中国农业博物馆课程学习绘本》和面向教师群体的《中国农业博物馆校外实践活动课程》等资料性书籍,以及《漫步农博学成语》、《漫步农博习古诗》等农博系列科普读物。在引导中小学生走进农博开展实践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在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积极践行。

  

  馆社结合把农博科普送到居民身边

  中国农业博物馆创办的一系列科普讲座,深入到东花市街道广外南里社区、三里屯社区、麦子店街道等,与社区公益科普基地合作,以新的形式、新的连接将博物馆科普送进社区、送到居民身边。每个讲座效果之好出乎意料,广受社区居民欢迎。

  

  馆企结合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农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互补,多渠道多角度为青少年普及传统农耕文化知识。

  农博与中旅总社亲子游项目组合作,在北京元厚绸庄开展了“蚕宝宝的奇妙之旅”亲子体验活动。活动期间,农博蚕桑文化专家唐志强主任进行科普讲座,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了蚕桑文化的起源、发展,蚕一生的发育成长变化,桑叶的相关知识,还学会了养蚕和填写蚕宝宝生长记录等。讲座结束后,唐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丝绸工厂,与蚕宝宝和桑叶、古代织布机和现代缫丝机近距离接触。

  农博还与无锡灵山一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作,在中秋节前夕举办了“过快乐中秋绘七彩月饼”科普活动。收藏家于进江先生为孩子们带来他收藏的明清时期传统月饼模具,讲述模具上各种纹饰、图案的文化寓意。月饼制作师傅用太空泥演示月饼的制作流程,孩子们在白色的石膏月饼模子绘上斑斓的色彩。最后孩子们还品尝美味的月饼,整个活动既生动又有趣,让孩子们在温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浓浓味道。

  

  馆媒结合拓展宣传渠道提升农博形象

  近年来,农博紧密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为丰富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取得丰硕成果。

  农博与北京科技报社(北科传媒)联合主办“科学小记者+种子达人活动”,采取线下种植栽培,线上交流评比的方式进行。活动期间,农博在微信群内提供线上种植指导,并邀请农业种植专家进行微信群访谈。除此之外,小记者们还可通过北京科技报社“科学加APP”平台发表新闻稿件,分享诸多关于种子生长以及切身感受的新闻采写。三个月的活动周期结束后,从种植知识和新闻稿件专业度两方面,评选出10名科学小记者“种子达人”。此活动是运用当前民众关注度较高的手机微信端这一新媒体形式进行的,也是农博馆与新媒体合作的一次有益创新和尝试。

  

  “红红火火闹元宵”活动是农博的一项传统项目,每年元宵节前夕都会举办,并不断提升和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形式,比如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猜谜语、体验磨汤圆粉等互动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兴趣。

  

  暑假期间,农博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如“走进趣味昆虫世界”、“候鸟的彩色世界”等,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通过活动讲座、显微镜观察、动手拼图等方式,认识了各种昆虫,并了解了它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