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落下帷幕不久,令全球眼前一亮的国瓷永丰源“夫人瓷·白玉兰”、“夫人瓷·石榴家园”的话题余温还未散去,黄春茂便继续投入在对中西方后现代美学的研究中,这位出师景德镇的留美设计师归国后总能在文化的碰撞和时代的更迭中不断迸发出绚烂迷人灵感,究其原因,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浸润以及一颗敬畏之心让多元文化在他的作品中变得丰富、热闹。
白玉兰的上海故事
黄春茂,中央美院副教授、国瓷永丰源设计总监……2018年11月,国瓷永丰源新作“夫人瓷·白玉兰”及出自厦门金砖五国设计方案的“夫人瓷·石榴家园”亮相上海进博会,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匠心精神,以当代设计师的视角为全球解读中国上海故事。
谈及上海故事,黄春茂告诉笔者:“夫人瓷·白玉兰的这套作品是专门为此次上海进博会设计的,与北京不同,上海要突出的是现代主题,还要适应上海本土的人文和自然地理要素,所以采用上海市花白玉兰的图案之外,还需要打破传统花卉的装饰手法,将造型抽象化,同时用细腻笔触的展现也要符合现代审美的国际时尚感。”据介绍,另外一套“夫人瓷·石榴家园”作品则是出自厦门金砖五国的设计方案。举世瞩目的国宴瓷设计过程并非如外界想象得异样顺利,“设计过程还算蛮周折得,甲方要求很严,我们反反复复汇报设计方案,最终整体方案确定在宏观人文和甲方诉求得综合意见之上。”
以走进的方式诠释中国元素
多年来操刀国宴瓷的黄春茂在解读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的方面观点不乏犀利:“很多人在诠释中国元素时,只是在西方现代设计基础上简单地运用中国元素。”对此,他有着自己的态度:“当前我们在解读中国传统时,很大程度上是站在西方现代的角度考虑,而很少站在中西双方的角度看,一方面我们要站在全球文化视野上,一方面我们要真正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设计师,回归大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所以我更关注大众,关注普世价值,而非精英阶层的审美喜好。在当下的大众文化里,需要我们从当代和传统的中间去平衡,我更强调中国要从两端出发,不仅要有国际担当,也要真正进入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去,同时也有关注、尊重、敬畏老百姓的普世价值。”
中西合璧是把双刃剑
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转向中国,黄春茂也有着自己的美学担忧:“中国工业设计的审美却始终以西方早期工业设计概念为主,一味地追求简约、科技感、未来感和新材料,审美观过于单一滞后了。”
对于艺术界内风头正劲的“中西合璧”的概念,黄春茂表示:“其实在现代主义的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对于历史都是很排斥的。在西方处于现代主义的时候,他们是完全大力排斥历史的,我们当前的精英阶层在整体对中国传统是偏见冷漠的,是站在西方文人的角度看中国传统,而非带有好奇心去介入传统。
但其实真正的平视传统才是后工业文明的现象。”对于国内美学的现状,黄春茂很有感触:“我们现在是一个文化形态很复杂的阶段,一方面我们在用后工业文明概念,一方面我们做的很多的事都倾向现代主义,所以造成了对传统缺乏好奇心,缺乏尊重、敬畏或者是内在需求。”
艺术界的城镇化与逆城镇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与逆城镇化的也在艺术领域呈现出分庭抗礼的态势,泥土与钢筋水泥周而复始的回潮,不仅引领着中国艺术形态的风尚,更波及到每一位被卷入文化浪潮中的艺术工作者们,当然这其中也包括黄春茂,对于黄春茂来说,一味地追求“北欧白”、塑料、不锈钢带给人们的简约、新材料感是一种负担,“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设计概念进入中国传经典文化统领域是特别难的。
我们离开泥土的时间太短,还沉浸在洁净的水泥路带来的幸福之中,更不要谈对泥土所带来的质朴与自然的浪漫情怀的理解。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人的审美多元化、国际化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一边是设计师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产品廉价销售,另一边是无人设计的传统陶瓷市场很大。很多设计师抱怨这个消费群体太土了,无法救药。这确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但对于中国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黄春茂是加以肯定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呈现出非常绚丽的一面,会丰富整个世界的人文精神。中国代表着大部分的东方文化,它的当代化势必会产生出非常精美的文化产物,在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设计师的审美取向
从茶杯到国宴瓷,黄春茂多年来一直和不同的材料、图案打交道,如何运用各类元素体现设计理念诠释艺术内涵,对黄春茂来说也有着自己的喜好。“我没有太偏爱某一具体符号,我带的是一种视角,是很典型的后现代的艺术,要有文化交融的感觉,我经常强调要营造有异域文化或多元文化参与的文化热闹感,所以在我的作品里似是而非若有若无的模糊性、暧昧才能激活设计的生命力。”
附录:
国瓷永丰源连续四年亮相国家外交场合,国宴瓷于国宴场合,是国瓷用中国款待世界的又一步,让世界见证中国的“中国”;于中国万千家庭的家宴场合,是国瓷用中国创造美好生活的典范,并逐渐引领中国仪式感的回归。在未来,国瓷永丰源会秉承自己企业精神,继续为中国瓷器事业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