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潘玉良衣橱里的民国爆款

日期:10-25-2024来源:世博会博物馆

  在「玉出申江」特展中,你“看”到的潘玉良是怎样的?

  是端庄优雅的,还是性情豪放的?是独立自信的,还是孤独忧郁的?是留洋归国的女画家,还是钟情于旗袍的东方画家?了解潘玉良自画像的你,也许已经有了答案,本次展厅中还有一件特殊的展品,不是画作,也不是奖章,而是常出现在她自画像中的“旗袍”。

潘玉良旗袍

安徽博物院藏

  无论是现今新中式的国风穿搭

  还是民国时期时尚的代名词

  旗袍与潘玉良又有什么故事?旗袍的领子,由高到低。女性的自信,由低到高。摩登新社会,平等开放。引领旗袍成为民国国潮爆款的,一定是海派旗袍。

  摩登女性:从束缚走向解放

  作为“西风东渐”的桥头堡,上海在艺术教育改革、艺术团体的兴起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方面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在这里,潘玉良的艺术思想与自我意识同步生长,她不仅吸收了西方的艺术理念,更在女性形象的表现上开创了新的领域。

沪上足迹

  旗袍是中西融合的产物,既传统又现代。作为民国时期的国潮爆款,在当时上海形成的一种独特美。

  健康、成熟代替了晚清娇弱扶风的审美,由高至低的领子提高了旗袍的舒适度,变小的里襟体现了对曲线美感的追求,收腰设计吸收了西方的裁剪工艺,旗袍的面料时髦、洋气而富于变化,搭配的多样化让女性形象变得独特而立体。

《玲珑》周刊中旗袍搭配西式大衣

  但穿着新款旗袍、烫着时髦发型、踩着高跟鞋,一味追求时尚的女性并不是摩登。

  只有当旗袍带领她们,形成对新社会、新思想、新平等的意识,她们的摩登气质才会由内而外地形成。

  美而自知、而后得他知。

  旗袍中摩登的内涵就是开放、独立、自尊和平等。

《玲珑》周刊中《摩登女子的外表与实质》一文

  本次特展以精心挑选的色彩和形式元素,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时空交错的艺术空间。通过视觉语义的传递,引领观众沉浸于20世纪初上海的独特氛围之中。

  展览空间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老上海的室内装饰艺术,融合了art deco家具的优雅线条和几何图案,这些元素不仅重现了上海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发展重要舞台的历史风貌,更象征着以潘玉良为代表的进步青年所追求的文化自信与开放精神。

  深沉的红色暗纹,如同岁月的印记,这些红色暗纹不仅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复古而典雅的氛围,更在情感上唤起观众对那个年代的怀旧与共鸣。

  在这样精心营造的氛围中,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年代。每一件展品、每一处细节,都是对那个时代艺术精神的传承与致敬。

  时代女性:从顺从走向独立

  潘玉良成长于“五四”时代,是最早接受现代美术教育的中国女性之一。

  她的艺术生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女性摆脱传统束缚、追求自我实现的艰难历程。

  除自画像外,潘玉良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生动的女子肖像和女性裸体画。在这些作品中,潘玉良敏锐地捕捉到女性形象的内在美和复杂性。

《情》

布面油彩 1949年

安徽博物院藏

  她笔下的女性,既有传统的温婉和含蓄,又有现代的独立和自信。

《母爱》

纸本彩墨 1958年

安徽博物院藏

  她在观察、刻画女性的同时,逐渐实现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一代画魂,情系旗袍,旗袍不仅是她一生挚爱的衣饰,也是她画中的重要意象之一。

  传奇女性:从上海走向世界

  潘玉良留学归国后的十年间,曾多次以具有留洋女画家特质的自画像参展。

《潘玉良油画集》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1934年

草木斋藏

  1937年底,潘玉良带着对艺术的无限憧憬再次远航,从上海出发辗转抵达巴黎。自此之后,她更多的是以充满东方风韵的中国女画家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个变化意味着她借由自画像逐渐实现了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对文化本能的认知。

  自画像就像画家灵魂的镜像,为观者提供了进入画家人生各个阶段的视野。在罕有女性描摹自我的中国绘画史中,女画家的自画像标志着中国美术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革新。

《自画像》

布面油彩 1940年

安徽博物院藏

  该作品创作于潘玉良1937年二次赴法之后,画中女性的古典盘发和极具古典气质的中式绣花黑旗袍,无不体现出潘玉良自信又具韵味的东方之美,也借旗袍的意向表达出对祖国的浓浓思念之情。

  自画像也常被看作画家精心设计的表演,我们或许能从中感知画家在某个瞬间的心灵独白。

《红衣自画像》

布面油画约 1940年

安徽博物院藏

  这幅画大约创作于1940年,那段时间正是潘玉良自画像创作的高峰期。

  画中她身穿暗红色旗袍,右手中拿着一封写有“玉良”字样的信件,画面充溢着装饰性意味的东方格调。

  她对旗袍的喜爱也得到充分体现,可见她很重视展示自己的中国女性特质。

《花园里的自画像》

木板油彩年份不详

安徽博物院藏

  作为一位艺术家、教育者和文化使者,潘玉良的艺术历程丰富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多元面貌,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一步,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生动见证。

潘玉良为雷纳·格鲁塞创作青铜雕像 1954年

《执扇自画像》 1939年

《艺术家肖像》参加1939年法国独立沙龙展照片

  1977年,82岁的潘玉良病逝于巴黎,临终,她嘱咐友人王守义,要穿旗袍入殓,并且一定要把她的作品设法运回祖国。

潘玉良遗嘱

  “旗袍”女性,是追求文化自信与开放精神的摩登青年,是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的时代画家,也是自信又具韵味的东方之美的一代传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潘玉良的艺术精神和跨文化实践更具现实意义。

  今天,你“旗袍”了吗?

  《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特展被纳入“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框架,正式列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展览从上海视角切入叙事,精心梳理潘玉良在上海和巴黎时期的艺术轨迹,通过近百件珍贵作品和历史文献,讲述艺术家超越国界、塑造自我、融会中西的艺术历程。

  潘玉良,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艺术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深刻启示。她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其独立、坚韧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胸怀,为女性解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的艺术生涯不仅映射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留法艺术家百年来的开拓与交流。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我们邀您一同踏上潘玉良的艺术旅程,感受其闪耀于申江之畔和塞纳河畔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