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魂”潘玉良,用画笔诉说自爱自强的逆袭人生

日期:11-05-2024

图片

  潘玉良,一个充满传奇的名字。

  似乎一辈子都在画自己的她,以艺术之名建立人格与尊严,坚持“合中西于一冶”,成为融汇中西的艺术先驱。

  正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的“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特展,让更多观众得以感受这位奇女子的“画魂”。

  “我自己爱惜自己”

  潘玉良生逢其时。在中国现代美术全面起步的20世纪20年代,作为女禁放开后的第一批女学生,她入读上海美专,之后又赴欧留学。

  1928年前后,她与徐悲鸿、林风眠等一批学成归国者一起,在中国美术高等院校、在现代美术创作的前沿领域引领风骚。

  作为一个曾经沦落风尘的女子,潘玉良屡遭挫折和排挤。她试图以美术之名走出旧身份的困境,却发现身世与她形影相随,无法消除。在事业上,作为优秀的女性艺术家,她难以和与她同样优秀的男性同行平起平坐,以艺术论成就。在家庭中,她永远是个尴尬的角色。这种身份与际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她的创作。

图片

《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特展现场

  留欧回国不久后的1929年,潘玉良精挑细选了6件佳作参加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其中有3件是以女人体为题材的油画和炭笔画。最受好评的是《顾影》,一个赤身裸体的女子拿着镜子顾影自怜。

  评论家李寓一为这幅画做了题识:“人家不爱惜我,我自己爱惜自己!是艺人独具之精神,是幅则蕴发此情操最深刻。其面容因自怜而怅惘,表现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此话道出了潘玉良这件作品的情感与思想主题:自爱、自惜、自强。

  另外两件作品《歌罢》和《落寞》也是以身体表达女性的心理情绪。

图片

潘玉良《侧身背卧女人体》1937年安徽博物院藏

  此后,潘玉良沿着自画像、女肖像、女人体的方向前行。193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潘玉良本人编选的《潘玉良油画集》是其艺术创作的一个里程碑。从最早的作于1928年的《清晨》,到1929年的《顾影》《落寞》《荣》、1930年的《自画像》,到1931年的重头之作《我的家庭》,该作品集虽然也收录了一些风景画和瓶花画等,但女性画像明显是其主线。

  卑微的身世使潘玉良努力以艺术之名重建自尊与人格,女性画像让她找到自我表达的途径。她的画面充满“自述”的意味,如《我的家庭》里有三个人物:画家本人、其丈夫潘赞化和潘的儿子潘牟。而潘赞化的正房太太方氏没有进入画中,这是一个让潘玉良难以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人物。

  与此同时,严格的学院派训练使她造型精确,笔法洗练老辣。再度出国之前的潘玉良,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形象序列。她的不少女性画像成为其代表作,体现出她的艺术功底和实力。

  1937年6月,潘玉良在南京举办其赴法国前的最后一次展览。展览中有3幅女体白描,上面有陈独秀的题签。陈独秀称这组白描为“新白描”,他说:“以欧洲油画,入中国之白描,余称之为新白描……”他对这种“合中西于一冶”的画法评价很高。他的评价对潘玉良后期的创作有极大影响。

图片

潘玉良《侧背卧女人体》1960年安徽博物院藏

  “合中西于一冶”

  1938年定居巴黎后,潘玉良在画法上试图有所创新。为陈独秀所肯定的“新白描”,成为她前行的方向。

  这个时期,她在创作上呈现两方面的追求:一是继续拓展前期已经形成的女性画像的艺术实践;二是从“线描”这种中西画兼用的笔法入手,用中国纸、线条、水墨,画女人体,且配合画意,题上题签,盖上印章(按中国画的体例),自觉而有意识地进行“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方法实验。后者将中西笔法和中西媒材熔于一炉的“东方化”实践,更为潘玉良本人所着意,也备受后来的研究者关注。

  1938年,潘玉良创作了一批富有创新意义的白描女人体,其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画脸的白描女人体,一种是没画脸的白描女人体。前者比较写实、具象,有细节,有明暗肌理,后者则画女人体的背面,比较写意、抽象,线条流畅,一笔勾勒,有笔墨意味。陈独秀肯定的三幅女人体白描,就属于后者。

  在借鉴东方笔法方面,潘玉良并没有走得太远,她深厚的素描功底让她的白描与素描变得难以区分。另外,她请人或自己在白描画面上题签,以显示其中国画的特点。题签内容多为抄录古人的画论文字,如《坐姿女人体》题签:“读玉良师白描,胜览右军书法,柔和挺秀,天趣四溢,苍劲灵妙,功成造化。倘道子再生,能不以先睹为快耶。戊寅冬日蒋仁敬题。”此段文字以王羲之、吴道子作比拟,盛赞潘玉良笔墨的高超。这类表述,似是而非,于画面风格内容而言,并不贴切。

  在这个时期,东方化艺术实践于潘玉良来说,可能是外部观念引导下的一种媒材工具改革,而女性构型实践才是她最关切的问题。

  此后,潘玉良由白描延伸出彩墨女人体,画面更为唯美。她将女人体唯美化、图案化,在带上民族风、东方风的同时,也与西洋古典人体装饰画、东洋浮世绘和现代主义野兽派诸手法相融合,自创一种风格。

图片

潘玉良《自画像》1940年安徽博物院藏

  建立自己的形象序列

  潘玉良从起步时就画裸体自画像,之后以《顾影》《歌罢》《落寞》《假面具》等主题线索鲜明的作品确立了自己的形象世界。再度出国后,她依然用油画、白描、彩墨、版画等方式创作自画像、女肖像、女人体。她有自己的造型本意,而且尝试用多种媒材形式来逼近这种本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曾指出:“潘玉良在素描中的‘线’,绝不是为线条而用线条,也不存在什么中国书法的意味,其目的还是造型。”的确,潘玉良更可能是用线描来解决空间造型问题。与其说她关注线条飘逸的韵味,不如说她关注由线条构成的形象,包括由线、色彩、图案所凸现出来的人物肉感、身体感和情感气息等,其背后蕴含着她本人复杂的心理世界。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觉醒”风气的浸润,潘玉良带着自己的生命经验,从人体写生起步,走上艺术创作之路。她别无所有,身体是她生命中最真实的存在。她用写实的素描、油画摹绘女性形象和女性身体,形成自己的形象序列。

图片

《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特展现场

  再度定居巴黎之后,她试图用中国纸,有笔墨情趣的白描、彩墨,配合题签、印章,构造一种“合中西于一冶”的新画面,但东方化的某种程式意蕴,并不完全吻合她的造型本意。

  最终,她将这种中国笔墨化为己用,成功地化解了各种媒材,与素描、油画、版画、雕塑相勾连,找到了一种综合性的表达方式。她坦然地画丰乳肥臀、姿态娇媚的女人体……其中包含着她对女性生命本性的探寻。有趣的是,这个过程原生态地呈现了潘玉良本人的心理历程,为她的情绪及内在欲望提供了一种能不断倾诉的形式。

  对于潘玉良来说,女人体画已不只是一种选材,更是一种包含形式、内容及一切细节元素的带有形而上意味的美学态度,一种肉体、精神与美相统一的美学样式。

  从某种角度来看,作为开路人,潘玉良为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潘玉良(1895—1977),江苏扬州人,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画家和现代美术教育家之一。潘玉良原姓张,婚后随夫改姓潘,名世秀,字玉良,后多以字行,晚年常自署“潘张玉良”。

  她幼时父母亡故,流落到安徽芜湖,后与潘赞化相识并结为伉俪,1913年迁居上海。

  1920年9月,潘玉良考取上海美术学校西洋画科,成为上海美专招收的第一批男女同校生之一。1921年,潘玉良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巴黎和罗马学习绘画和雕塑,成为首位获得国际荣誉的中国女西画家。1928年回国后,潘玉良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央大学任教,并多次举办个人展览,获得广泛赞誉。

  1937年,潘玉良再次赴法。旅法40年间,她的作品在多个国家展出,获得多项荣誉。

  1977年,潘玉良在巴黎去世。4700余件作品和遗物于1984年运回中国,大部分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