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及雍正粉彩月季梅花图大盘(图片资料)
英国商人里斯克在1964年过世前,将耗费一生收藏的中国陶瓷悉数捐给了克洛伊顿市议会,他希望这批艺术品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在克洛伊顿博物馆公开展示。不过,2013年7月底,克洛伊顿市议会通过决议,将通过香港佳士得拍卖其中24件最具价值的瓷器,所得款项将用来协助支付克洛伊顿文化设施的维修。
事实上,这24件中国瓷器因为价值高昂,出于安全考虑,这些瓷器自捐赠以来一直深锁在博物馆地下室的仓库里,从未公开展示过。克洛伊顿市议会强调,是基于这批珍贵收藏所衍生的高昂的保安与保险费造成的庞大财政负担,以及英国政府对文化补助的缩减,而作出这个不得已的决定。
尽管克洛伊顿市议会保证,里斯克收藏的其余206件陶瓷将继续在展厅公开展示,里斯克家族称拍卖为“不道德”的行为。里斯克的曾孙女Jacqueline 表示,这是曾祖父花了一生心血所汇整的收藏,不容拆散拍卖。博物馆协会会长安德森(David Andersen)也对此做出强烈谴责,认为克洛伊顿这项出售深具价值的中国瓷器的决定,不仅危害自身的名誉,同时也严重损害大众对整个博物馆专业的信任。
而提出出售建议的议员认为,随着中国收藏家实力的增强,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的价值大幅升高,现在是出售这批瓷器的好时机。拍卖这24件艺术品不仅可以创造1300万英镑的预期收益,还可避免向银行贷款的相关费用和利息。
其实早在1984年,克洛伊顿市议会就曾经出售过几件较不重要的藏品来支付里斯克展馆的成立与设置具有防盗功能的展示橱窗。所以在一片反对拍卖声中,克洛伊顿市议会依然不为所动。
实际上这并非个案,国外博物馆出售馆藏艺术品事情时有发生。2012年12月,华盛顿塔克玛艺术博物馆(Tacoma Art Museum,TAM)送拍了一批馆藏的清朝纺织品和玉器。它们来自于当地华裔容氏夫妇的捐赠,容氏夫妇是热衷于亚洲文化的进出口商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们将耗时50年积攒的中国艺术品,分别捐赠给塔克玛艺术博物馆和斯坦福大学。
后来塔克玛博物馆董事会认为,随着博物馆的优先次序和对藏品范围的修正,容氏藏品已经不再适合馆方的长期战略计划,并且批准了将容氏藏品出售,以筹集资金。然而,容氏夫妇的后人认为,整个藏品拍卖过程是错误的,充满了欺骗性和对文化的不尊重。
2009年,洛杉矶艺术博物馆(LACMA)的29件绘画作品出现在苏富比拍卖清单上,据说LACMA出售这些藏品是“为了将来做更好的艺术收藏”,清单中德国古典大师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的作品成为最大争议,因为这是LACMA拥有的唯一一幅该艺术家的作品。
但根据该博物馆负责人的说法,他们宁愿拥有普通艺术家的一流作品也不愿要一幅名家的一般性作品,尤其是别的博物馆已经拥有这些名家的精品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