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知识的生产传播机构,是虚拟世界的真实源泉

[2016-02-26]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宋新潮
  本文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2015年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近年来,文物博物馆界对于物联网的概念,从陌生到熟悉、从试探到接纳、再到广泛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遗产地风险预控,还是智慧博物馆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 “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将会在更多领域得以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 年 12 月 16 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毫无疑问,文物博物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围绕“智慧博物馆数据知识化与呈现方式”的话题,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我们在数字化什么?
  我国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可以上溯到上世纪70 年代末,四川大学有一位考古学家叫童恩正,他同样是一位科幻小说家,他的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还被拍成电影。他当时曾和两位计算机专家合作,研究利用计算机进行商代甲骨文的缀合,也就是把甲骨残片输入计算机,结果计算机缀合的成功率在 40%左右。这项成果虽然不是原创,但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做得最好的。20世纪 80年代以来文博领域的一些有识之士将胶片和文物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实现数字化保存。进入新世纪,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物数字化的进程大幅提速,发展到今天,文物数字化工作已成为我们的常态化工作。文物数字化采集精度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技术使毫厘之差和肉眼无法识别的细节,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今天我们都在分享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便捷和愉悦。然而,文物数字化只是单纯的保存图形图像吗?
  我们常说,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相关社会价值,文物是国家记忆、民族记忆的物化载体。文物是有生命的,在文物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故事,这都需要我们加以系统的挖掘、整理与记录。长期以来,我国的文物数字化建设都是由各单位的信息中心或技术人员相对独立的完成,各业务部门没能积极参与和主动介入,这与欧美国家的一些博物馆有很大差别。他们在起步之初,就建立了考古学、艺术史、信息情报学、软件科学等多学科协同的工作机制。随着发展,博物馆研究、媒体研究、相关专门史等更多的专门学科,乃至教育学、传播学也参与其中,这令文物数字化的范畴得以丰富与完整。国外同行的这种工作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文物活起来” ,就是要重新赋予文物的生命,使文物融入到今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物“活”起来,绝不是动起来那么简单。
  二、只有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博物馆才能智慧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数据的来源和信息的供给,据统计,从文明出现到 2003年,人类总共创造了 5EB的数据。但是,我们现在仅用两天的时间就创造出相同的数据量,且逐年剧增;据预测,到 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再增加 44倍。如此海量的数据,让我们在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在文博行业,同样也存在着被数据海洋淹没的危险。我们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世界遗产监测系统、安消防系统、网上虚拟展厅等等,都在时时刻刻的产生数据;同时,我们的专家学者、博物馆爱好者、网民也在随时随刻的贡献着数据。但是,由于这些数据相互独立、没有通过有效的机制建立相互的关联,99%以上的数据成为数据孤岛,甚至沦为垃圾数据,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这也是前些年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走入死胡同的原因之一。两年前,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是“物联网”概念给我们以启发,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仅只讲“数字化”和“数据” 。
  我们从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发展需求及前瞻出发,提出了智慧博物馆建设体系的思路,认为应在角色、对象、活动、数据四个维度,共同构成“物人数据”多元相互协同的关系;并组织苏州博物馆等 6 家博物馆分别在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工作。同时,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启动《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与示范》研究项目,探索基于元数据组织法的方式,将分布式的文物信息资源,经过结构设计和内容要求,整合为有机知识体系的组织方式。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把过去普查的、现有的文物数据,以及未来会产生的数据,进一步结构化为可高效利用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使博物馆真正成为“虚拟世界的真实性源泉”和数字时代知识的创造、生产机构。这种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博物馆界普遍关注的方向。愈来愈多的文博机构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来彼此联结,共同合作建设相关资源。这样做不但可以共享彼此成果,也可以服务更为多元化的利用方式。
  三、知识呈现方式应当服务于知识的传播
  作为知识的传播机构,博物馆要在藏品、文物和公众之间筑起一道桥梁,使得文物、数据和研究成果得以广泛传播。从供需概念而言,首先要清楚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谁,了解他们的异同,系统搜集和分析他们的相关特征,以提供适当的、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知识内容。知识的呈现方式要服务于知识传播的需求,要选择和不断创新可以清晰表达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以受众能够接受、愿意接受,并能够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乃至创造知识的方式,来予以呈现。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很多文博单位还存在过去局限的工作惯性,没有认识到在全球数字化的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主动与社会融合,善用当前社会主流的平台资源,如维基百科、微信、必应、百度等平台、社交网络和信息检索方式,将更多的知识化成果呈现给受众,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一个知识的殿堂和民众终身教育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