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人类永远的学校,是融传统文化和科技自然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它利用自身藏品资源的优势,在开展社会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开展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博物馆发展规划"的编制,对于明确博物馆的社会定位及发展方向,合理制订工作目标,科学安排工作任务,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促进文博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发展规划相关概念的理解
规划是指预先决定要做何事,如何去做,为何这样做,何时去做,由何人来做,以及在何处做等一系列的统筹安排。它是经由合理的程序,对各种行动方案做有意识的决定,并根据目标、事实和经过思考的估计制定决策。
发展规划是一种发展的工具和过程,是为达到某种发展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过程,是对社会发展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是指导今后本行业或本单位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参与式发展规划是发展利益相关群体不断分析问题,利用当地资源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活动,并在实施发展活动过程中通过监测和评估界定新的问题、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发展活动等一系列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该过程强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强调发展主体的参与。
发展规划一般包括现状分析、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几部分。制订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确认使命与机遇;设定目标;设定规划的前提;拟订各种可行方案;评估与选择最适合的行动方案;建立辅助方案;编制经费预算等。
二、编制规划的原则与要求
"博物馆发展规划"的编制,应以巩固成绩、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效能、实现飞跃为指导,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办出水平、服务社会为目标,兼具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确保统筹安排、促进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应按照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要求,进行规划的衔接工作。规划在实施之前,要核实规划有关内容是否与现行的政策法规相抵触。有关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相关职能的,一定要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以确保规划的严谨性和严肃性。
发展规划应遵循下列编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博物馆发展规划"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规划编制前,应客观公正地分析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在继承中求发展。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有长有短,因此,编制发展规划必须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对博物馆的历史按其不同的阶段进行客观透彻的分析。了解历史、以史为鉴、继承传统、弘扬精神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持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博物馆不同时期的成功与失误,才能得到对博物馆未来发展有益的东西。
2、客观准确地判断博物馆的发展优势与困难,给博物馆以准确定位
编制发展规划必须对博物馆的现状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既要客观地看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又要充分估计到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一味乐观,过高估计自己、粉饰太平、将优势放大,也不能一味地悲观,夸大困难、自暴自弃。正确的态度是对照优势找差距,迎着困难思对策。要对博物馆发展的优势和困难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相对优势,哪些是暂时优势,哪些是长期困难,哪些是暂时困难,哪些是可培育优势,哪些是可能再生的困难。只有对博物馆发展中的优势和困难做到客观地分析,才能给博物馆以准确的定位,找到自己现在的坐标,才能借势发力克服困难。
(二)科学性原则
"博物馆发展规划"必须遵循自身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1.从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求推动事业发展的策略
编制发展规划必须遵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要研究政策,学会从政策中寻求策略。抓住政策所带来的机遇,借政策东风,培育自身的发展优势,用政策之力,克服博物馆发展中的困难。
2.以科学发展观确立博物馆的发展目标
博物馆发展目标的确立,必须遵循文化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博物馆是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和开展社会教育的公众场所,文化单位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遵循事业的发展规律,就是要将发展规律与博物馆的实际紧密结合。不同的博物馆在其地理位置、设备设施、展陈水平、人员素质、生存状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确立博物馆发展目标时,必须从博物馆发展的实际出发,既不能好高鹜远,也不能畏首畏尾,切忌凭感觉办事。
脱离实际的目标是空想,违背规律的做法也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三)可持续性原则
博物馆的发展规划必须循序渐进,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前瞻性。否则,欲速则不达。
1.分解长远目标,使博物馆在量变的积累中产生质的变化
博物馆发展规划中的长远目标与博物馆的现状相比差别越大,其实现目标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其历程就越艰辛,变革就越大。因此,对博物馆发展的长远目标,应该分解成阶段性的子目标。而且子目标之间的"高差"要适当。前一阶段的目标要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确保博物馆在相对稳定中寻求一个个突破,在量变中产生一次次飞跃。如果急于求成,希望实现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殊不知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发展主体与目标一一适应。结果,由于目标跨度大,加之对困难的估计不足,最终只能导致博物馆业务工作出现问题。
2.优化资源配置,使博物馆的每一步发展都有足够的后劲和空间
博物馆的发展必须体现时代性,满足时代发展对博物馆的客观要求,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面向未来。因此,在编制发展规划时,要认真分析现实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以及未来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要将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在充分利用现有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注意资源的优化配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后劲。如果在编制规划时,只考虑眼前不考虑未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将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闲置;甚至在不正确的政绩观的指导下,贪大求全,标新立异,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给博物馆的后续发展造成新的困难。
(四)协调性原则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因为局部发展的滞后而影响整体目标的实现。
1.明确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推进
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博物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确定博物馆各项工作目标时,要理清头绪,弄清各项工作之间的有机联系。要首先解决制约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问题、核心问题,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整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扫除障碍。如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可以说是博物馆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在"博物馆发展规划"中必须将其列入工作重点,花大力气去抓。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博物馆的其他工作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协调诸多文化要素,使博物馆达到和谐发展的境界
博物馆的发展涉及到设备设施、专业队伍、文化特色、展陈理念、学术研究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这些要素的和谐统一才能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才能使博物馆工作迈上一个个新台阶。办馆要素的和谐统一,就是要讲究要素间的合理匹配。或者说,一定的办馆目标,必然对博物馆的展览设施、业务水平、管理机制等要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每一个要素都会对总目标实现与否产生影响。因此,在博物馆发展规划中,各要素之间必须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只有各要素和谐统一,才能减少冲突,博物馆才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五)特色性原则
作为文博单位,在编制规划时,要注意坚持公益性发展方向,努力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正确处理文物保护抢救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坚持政府保护为主,同时以改革的思路调动全社会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坚持依法管理,确保文物保护、利用行为规范有序。同时,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博物馆的发展必须凸现其自身的办馆特色。
一座好的博物馆,必须有其自身的办馆特色。特色是品牌,特色是标志,特色是统领事业发展的灵魂。因此,在制订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分析自己现有的优势,对博物馆办馆特色明确定位,并通过不懈的努力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博物馆邯郸学步,照葫芦画瓢,跟着别人学,照着别人做,丢弃了自己多年形成的传统优势,实在令人惋惜。特色是学不来的,特色只能根据博物馆的自身实际,在传统优势中求创新、求突破,形成自己的独特之处。办馆特色可以表现在任何方面,展览陈列、硬件设施、文化内涵、文物精品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博物馆特色,关键是要比别人高出一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六)民主性原则
编制发展规划必须全员参与,凝聚全馆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否则,发展目标很难内化为全馆职工的工作动力。
编制发展规划,不仅是给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把脉,也是给全体工作人员的未来命运定位。全馆员工作为博物馆的主人,他们时刻在关注着博物馆的未来,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命运和事业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编制规划时,不要几个领导闭门造车,要发扬民主,广开言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共同为博物馆的发展献计献策。不要怕员工有偏见,不要担心员工认识层次低,只要引导得法,不难从中获得真知酌见。
另外,对于已形成的发展规划,要广泛征询文博行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论证,并且根据单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规划做必要的修正,使其在实践中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真正成为博物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同时,博物馆规划的编制要注意避免如下几个问题:规划内容不全,不符合编写体例;定位不准确,无明确的发展方向;规划目标与工作任务相脱节;规划不切实际,不符合实际情况;现实状况与发展目标相脱节。
三、编制规划应明确认识的几方面问题
编制"博物馆发展规划",首先要明确认识当前国家对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既要与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相衔接,保持前瞻性和预见性,又要全面分析当前文博事业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目前所处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有利条件以及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难点问题,从而使规划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一)明确认识国家、地方对文化、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1、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明确提出,北京的城市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城市发展目标和主要职能中提出要"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提高国际影响力"。
2、2009年11月,李长春同志在河南考察过程中,针对文化建设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明确指出,"公共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展陈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把博物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人民群众文化鉴赏、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青少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第二课堂,中外游客踊跃参观的重要景点,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学术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
3、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同时,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工作目标。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首都博物馆时强调指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
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在其他场合,总书记也曾反复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5、明确认识我市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北京的博物馆事业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首都形象、提升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和"三贴近"原则,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的社会功能,发挥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展示古都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坚持"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指导下,初步实现我市博物馆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战略转变,实现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有机结合,满足广大群众对高品位精神文化的需求。
6、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行政法规《博物馆条例》于2015年3月20日正式施行。该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体现了博物馆事业深化改革的要求,加快了博物馆事业法治化进程,指明了博物馆完善建设、谋求发展的方向。国家文物局《关于贯彻执行〈博物馆条例〉的实施意见》中指出,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积极推进博物馆理事会制;切实增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博物馆社会服务,加强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发以及加强博物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保持前瞻性和预见性,又要全面分析当前文博事业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目前所处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有利条件以及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难点问题,从而使规划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二)明确认识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与功能
1、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城市中的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塑造并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形象。它通过展现北京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与融合性,引导人们在行为意识、思想观念上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与升华,逐步提高全市公民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在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树立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博物馆与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文物古迹、历史景点和博物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北京对于外来者而言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其古老的文化传统,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提升了城市的人文价值,是城市深厚文化内涵的缩影,必将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博物馆对于旅游业的拉动目前还难以用数据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影响和渗透,通过树立文化品牌、提炼精神内涵实现城市文化对旅游市场的深远影响。同时,旅游业的繁荣会为博物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契机。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正在成为文化旅游市场的焦点和热点。博物馆行业应以此为契机,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开发休闲娱乐项目,必将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博物馆是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文化资源。作为公益事业的博物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文化创意是通过创意的过程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某种独特的"象征意义",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文化要素,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从而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社会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植根于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的,而博物馆正是传承历史文化、展示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最好载体,因此必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可充分利用、发掘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及其文化内涵,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政府将大力推进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扶持,这将大大促进我市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4、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与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功能。由于博物馆在教育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灵活性,在很多国家人们都把它视为自己的"终身学校""生动的百科全书"。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不仅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更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古城,拥有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名胜,这些都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资源。博物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及活动,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质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宣传博物馆的宗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首都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在我市的近百家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70%以上是我市的注册博物馆。
5、注重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
多年来,公众一直将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场所,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休闲娱乐功能。伴随时代的发展,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在发达国家,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公众观念的不断更新,观众群体已经不再把接受教育作为参观博物馆的主要目的,而更加注重博物馆在调节心情、放松精神、增添生活情趣等休闲娱乐方面的功能。公众通过参观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可以亲身感受到文明、健康、科学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氛围,并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得以提高,对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是有益的。因此,适当加强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与设施已成为建立博物馆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明确认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
1、博物馆的性质与宗旨
博物馆的性质及办馆宗旨决定了博物馆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规划的主要内容即是制订博物馆今后发展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及实施步骤,因此,明确博物馆的性质和办馆宗旨是规划制订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2、博物馆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定位即是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和准确认识,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充分认识。它决定了博物馆的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
3、深入挖掘本单位的文化内涵
馆藏品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历史发展过程的实物见证,具有历史的、科学的、艺术及研究等价值。文物藏品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馆藏文物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发掘、整理、梳理,是重新认识博物馆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过程。博物馆则是通过对文物的系列研究与展示,清晰、形象地反映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角度启迪人们吸收文物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虽然文物是过去的、历史的东西,但文物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人们通过了解文物得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启迪现代的文明,昭示未来的发展。
4、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既能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熟悉和掌握本地、本部门的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传承和发扬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从业人员的信念、习惯、文化传统、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有低,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事业的发展水平。
5、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
有需求才有存在的必要。博物馆的存在,正是因为社会公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正是由于博物馆的类型及其展示内容各不相同,从而适应了不同文化品位、不同知识层次观众的要求。因此,博物馆只有在明确观众对本单位需求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找到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
四、发展规划的内容和编写体例
从发展规划的编写体例角度,发展规划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概述。包括历史背景、规划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的范围与期限以及主要结论。
第二部分,本单位的现状与自身优势、劣势分析。要简述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如现有场馆、展览、藏品、人员、环境等方面。同时,根据现状,简述本单位的自身优势,以及目前在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困难并进行简要分析
第三部分,市场需求预测及前景展望。对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
第四部分,规划内容的主体。包括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内容要点、实施步骤等。业务工作内容应当尽可能全面,除基础建设、展览、藏品、社教、科研等内容外,还应涉及队伍建设、安全保卫等,利用古建筑作为馆舍的还应注重建筑本身的保护与利用。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体制保障、机制保障等内容。
五、规划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我市博物馆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博物馆发展规划"应当着重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对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工作重视不够。展览陈列是发挥博物馆社会职能的最重要手段,收藏、研究工作均应以展览为中心,为展览工作服务。同时全面加强博物馆的科研工作,使每项展览都建立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之上。
(二)藏品的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不够协调。一些博物馆片面追求文物的经济利益,盲目开发或超负荷利用馆藏资源;一些博物馆文物利用率不高,过分注重文物的保护,造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情况。
(三)办展理念陈旧,服务水准欠佳。部分博物馆展览主题挖掘浮浅,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不高,缺乏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展览。同时由于缺少馆际交流,很多精品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和有效利用。
(四)文化产业意识淡薄、漠视自身资源的延伸开发。博物馆普遍缺乏文化产业观念,没有主动把自己的文化产品推销出去的意识。很多博物馆工作经费基本由政府控制,博物馆没有积极性开发与藏品、展览等有关的衍生服务项目。
(五)博物馆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人员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很多博物馆的从业人员缺乏博物馆管理的专业知识。
(六)软硬件条件和文物保管水平有待加强。很多博物馆特别是县级博物馆没有规范的库房和展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的缺乏。部分博物馆文物保管技术水平不高,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
总之,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于一个单位今后的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编制工作规划时,一要用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指导规划编制工作,二要与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相协调,三要认真总结前一时期本单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四要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单位建设面临的形势,五要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六要符合国家对专项规划编制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订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切合实际、措施得当的博物馆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