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在首都博物馆展览部门13年的工作经历与体会,谈谈对于博物馆临时展览实践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临时展览的两个着眼点
1、做定位就是做品牌
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市的综合性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12月建成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新首博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逐渐发展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的定位是北京地区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是保存北京历史遗存的宝库,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学术研究和成果利用的基地,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首都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和经营理念,以大众需求为根本、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先进科技为依托、以成果创新为动力是首都博物馆展览的总体指导思路。
首都博物馆在开馆之初,举办了一些高层次、高水准的临时展览,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然而在之后几年的临时展览工作中,由于缺乏临时展览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加了"临时性"的风险,显示出零散感。很多初衷是形成系列的展览,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认可没有坚持延续下去。新馆开放已近十年,然而临时展览仍然总是不断重新起头做系列展。
笔者认为首都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应紧密结合首都博物馆自身性质、定位与北京地区历史遗存的资源优势,紧扣"城市博物馆"的地域特色,将对北京史地研究的成果转化到展览当中,推出首都博物馆自主策划、设计的系列主题展览,打造自主品牌,并完成系列的延续。可以说,做定位即是做品牌。
打个比方,就像百年老字号的商业企业做品牌一样,同仁堂就是制药,全聚德就是烤鸭,稻香村就是糕点,等等。
只有凝固住博物馆的定位,将自主系列展览坚定不移地延续做下去,才能形成首都博物馆具备高度专业水平与大众认知度的"品牌展览"。
与此同时,在社教、出版、宣传、网站、文化产业等方面,也要推出与"品牌展览"相辅相成、特色鲜明的"品牌"成果,创造首博的综合品牌效应。也只有这样,在国内外的博物馆界,首都博物馆才能以自己的特色屹立于一流博物馆行列。
2、临时展览选题的推陈出新
从《首都博物馆建馆十周年纪念文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设立在北海天王殿的首都博物馆前身"首都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成立,1958年开始举办第一个展览"十三陵水库展览"至今,通过"历年展览统计表"可以看到,首都博物馆举办过三次"李大钊同志纪念展",三次"一二•九运动纪念展",三次"齐白石绘画藏品展",三次"孔子生平事迹展",五次"北京春节民俗展",三次"中国古代钱币展",以及若干次"首都博物馆征集捐献文物展"。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首都博物馆的"北京简史"展作为基本陈列,体系完整全面,以通史角度介绍北京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了首都博物馆的展览基础与核心。此外,首都博物馆多次举办了临时展览"北京春节民俗展览"及"北京岁时风俗展览"等,成为首都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老北京民俗为内容的京味儿特色展览。另外还包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馆藏近代中国画展""拣选古代青铜器展"等,可以说这些展览都为后来首都博物馆新馆筹建的11个常设展搭起了以馆藏资源为基础的初步框架。
时至今日,首都博物馆已经建馆30余年,我们可以看到,早年的临时展览偏重政治性,而后期特别是首博新馆开放以来,临时展览则更多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这是临时展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然而不得不说,一些临时展览的选题仍在重复前人。还有一些展览,因为四处巡展,造成千馆一面。缺少将以立足本馆科研为基础的研究成果用于临时展览,是目前临时展览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临时展览的广度和深度。
举个例子,首都博物馆馆藏两万余件契约文书,一直平静地躺在库房中,不曾与世人谋面。而契约文书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涵盖了经济史与法律史,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与魅力。然而对于这类文物的研究在首都博物馆还显匮乏,还未能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以使观众可亲可感的临时展览。
再比如,首都博物馆虽然举办了馆藏的书画精品展、陶瓷精品展、青铜器精品展等,是不是还可以巧设心思、重新组合,推出带有诗词的文物精品展等。挖掘新颖的展览选题,也能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关注学术热点、社会热点,包括调动馆内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发挥馆内人力资源的研究力量,不断将临时展览推陈出新,将专家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临时展览。这样,科研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专家的自说自话,而能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并为博物馆创造实际的社会效益。
二、临时展览实施拼的是执行力
《现代汉语词典》对"策划"一词的解释是"筹划""谋划"。"策划"是个中性词,它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出现在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以博物馆这个行业来说,通常人们对策划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推出一个主题展览、写出一本展览策划书上面。
然而,这只是观念中的策划,这种对策划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简单化的问题。
而实际上博物馆策划,特别是通过在首都博物馆临时展览核心部门-策划部的工作实践,笔者体会到,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不仅是一本展览策划书的形成,更是在总体策划思路指导下从事的组织协调与具体实施工作。
作为展览的责任人,临时展览的实施拼的是执行力。
无论有没有展览策划书,在展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都要遇到各种各样十分具体、十分细节性的问题。如果说展览策划书的制订是和文字打交道的话,那么临时展览的具体实施就是和人打交道,要随时与办展方、馆领导、相关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参与者进行及时的协商、沟通与协调。这就要求责任人不仅要具备文字能力和专业知识,更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临时展览的圆满完成,最终还是要依靠具体实施。
可以说近几年来,笔者所做过的七个临时展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展览都遇到过不同的问题。
比如"心语神工-香港雕刻珠宝艺术展",由于缺乏经验,香港方面为展览准备的在新闻发布会上发放给记者的宣传光盘被全部扣在了海关,原来光盘私自进出境属于非法出版物。
比如"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直到文物起运的前一天下午五点,保险协议因为一些环节的拖沓仍未签署,如果保险不能及时生效,就影响到了文物从外地到京的运输。
比如"盛世丹青咏乾坤-刘宇一从艺50年回顾展",画家刘宇一本人在展览期间,在展厅内进行个人宣传品的签售活动,导致观众在展厅排起长队,而这在博物馆内是不允许的。
比如"祥龙瑞彩-博物馆里过大年"展览,由于这是一个春节的生肖展,临近春节,没有考虑到工人提前放假回家过年,导致在大堂的开幕仪式无人进行搭建主席台和背板的工作。
更有甚者,比如在2014年"'全国低碳日'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展览"中,办展的制作方由于疏忽,没有看管好自己的电缆,发生了失窃事件,待电缆找回,发现原本七十米的电缆被截去了三四十米,等等。
凡此种种,这些繁杂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都是临时展览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也是对展览责任人执行力的考验。
可以说,每个展览在大的工作框架上十分相似,但每一个展览在具体细节和出现的问题上又因展览而异。这就需要依靠展览责任人丰富的办展经验、责任心、细心、耐心以及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来从容应对。
三、围绕临时展览注意两个均衡
1、 展览人才培养的资源均衡
随着首都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完成,在硬件方面,首都博物馆在设备、技术领域确立了先进地位,大力支持技术更新和自主技术创新,确保了首博在文物保护技术、展览设计与施工、博物馆信息化方面处于全国领先、与国际一流水准同步的地位。
然而,在新馆开馆后几年的发展中,博物馆的硬件上去了,软件跟不上。甚至可以说,在用人方面仍有很多人事上的痼疾,博物馆软件建设并没有随着硬件的提升而提升。
笔者认为在博物馆软实力方面,围绕展览工作的开展,应注重对展览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青年办展工作接班人的关注与培养。
在对青年人才的锻炼与培养上,打破编制的限制,敢于用人,敢于压担子。确立政策、资金、荣誉相结合的有效激励机制,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和鼓励,并且为优秀青年人才打开上升通道。
组建将北京史地、文物研究与当前学术前沿动态相结合的策展研究队伍,加强展览工程、数字化、多媒体等领域技术的研究力量,推出本馆具有榜样意义的青年,广泛参与外部交流活动。
通过对展览策展人机制的适时引入,推出优秀的首都博物馆策展人,在展览工作中发挥业务带头人的作用,并且以策展人为核心,建立集体实力过硬、团队协作能力超强的办展团队。
把展览分配给不同的办展团队,使各办展团队员工齐头并进,共同进步。多途径给予展览人才均衡的培训与交流的机会,开阔眼界,拓展思维,以此普遍提升展览工作人才的业务素质,培养一批青年业务人才,以利于首都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2、展览社会教育的资源均衡
在教育领域,教师们听课评课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很多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往往是几个学习好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把整堂课支撑下来。然而我们知道,这样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成功的课堂一定要关注学困生,均衡教育资源,而不是让教育资源仅仅被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占有。
再回到博物馆的话题上来。博物馆也是公众社会教育传播机构。"以人为本"拓展社会教育功能,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设施(如多功能厅、礼仪大厅)面向社会开放,取得社会效益,是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责任之所在。
在国家文物局的《关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经营情况的考察报告》中,可以看到:面向所有观众的“日常项目”是大都会博物馆最基本的项目。同时,他们又从多种层面对观众进行细分,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增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学校项目”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具有学校课堂的作用。“家庭和学校项目”是为学生与家人一起到博物馆过周末和节假日而设计的。“为残疾人观众的项目”可以让行动不便、听觉视觉不灵的残疾人也能领略到博物馆的魅力。大都会还设有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或研究人员服务的“见习、实习职位和研究员职位”。
在国家文物局的另一份《关于英国博物馆管理与运营的考察报告》中,也可以看到关于英国博物馆的做法:英国博物馆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让民众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让博物馆成为社会的核心”。
由此可见,英国博物馆的发展最注重的是博物馆融入社会。强调博物馆信息传播活动的“双向性”,着力改变以往博物馆“高高在上”的姿态,充分注重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紧密联系与交流。
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参观群体量身定做不同的服务设施。比如:为残疾人提供残疾人专用厕所,展板和文物的高度设计适合轮椅观众和儿童的阅读,配有残疾人专用电梯等;为有视觉障碍的观众设计大字体的博物馆导览图册,可触摸的展品和博物馆展厅分布图,在展览中采用盲文的展示说明牌,允许盲人观众携带导盲犬进入展厅,并为导盲犬提供饮用水;为有听觉障碍的观众提供手语讲解服务,展厅内的多媒体、视频装置配备字幕和手语解说;为有学习障碍的观众(智障观众)提供专人服务等。
这些都是国际上一流博物馆的做法。笔者还了解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曾经把巡展办到台北的监狱里,对服刑人员开展社会教育。国内博物馆,像首都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等都曾经组织残疾人专场参观,这些做法值得提倡。
但是笔者更希望博物馆能将残疾人专场、打工子弟专场、偏远山区学生专场等每年坚定不移地办下去,不是一次,而是每年。甚至也可以像台北故宫一样,把巡展办到监狱里。展览教育资源的均衡,才是博物馆参与社会变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神圣职责。
首博新馆不知不觉开馆已经十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然而就临时展览而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展览品牌尚待确立和完善、展览题材尚待创新、办展执行力还需要锤炼、办展青年人才还需要培养、展览社教功能还有待挖掘和发挥,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扎实的临时展览工作实践和科学的探讨研究。
目前中国的博物馆已发展到四千余座,但远远不能满足十几亿人口的文化需求,博物馆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这都需要我们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以北京城市发展为依托与舞台,使首都博物馆临时展览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以飨北京市民及四海宾朋。
作 者 小 记
2003年参加博物馆工作伊始,笔者的工作始终围绕着博物馆的展览展开。2004年首先参与到首都博物馆新馆"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的筹展工作当中。从展览大纲的论证,到形式设计的几经更改;从上展文物的遴选、征集、复制到展览多媒体脚本的撰写,都一一亲历。
2005年9月文物上展前夕,参与了新馆的"古代陶瓷艺术精品展""古代佛造像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艺术精品展"等七个专题陈列的布展工作。
2005年12月16日,首都博物馆新馆正式试运行,对外开放。随着新首博的开放,笔者的工作重心也转向了临时展览,2006年参与了"北京声音"展和"美洲豹-墨西哥古文明展",特别是2006年7月调入首博的策划部以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新首博的临时展览当中。在首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的带动下,经历了协助-学习-掌握的工作成长过程。
2008年在完成部门交给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学习了以往展览起草的合作协议、宣传方案、新闻发布会与展览开幕式方案等与策划部工作相关的文件,并用心记住涉及展览立项、场地、包装、保险、运输、制作、布撤展、图录出版等相关事宜的处理。
2010年起,笔者开始真正地承担博物馆临时展览及大型活动责任人的工作,担任责任人的第一个展览是"心语神工-香港雕刻珠宝艺术展"。
此后至今,先后负责了2011年"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第八届"人与交通"摄影大赛闭幕式及"变迁中国-朱宪民从事摄影五十周年摄影展",2012年"盛世丹青咏乾坤-刘宇一从艺50年回顾展""京华雅韵-古都北京文化珍品展""祥龙瑞彩-博物馆里过大年"展览开幕式暨"首都书法家书写北京精神"活动,2014年"'全国低碳日'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展览""中国梦•我的梦 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展",2015年"博物馆过大年-大美吉羊展"共计八项临时展览、两次大型活动。同时,还参与了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奔向光明-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足迹"展和2013年"北京老字号文化展"的大纲撰写协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