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了解作为颜值担当的世博会博物馆,其实也是个很有内涵的大家伙,世博馆的设计方案已荣获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这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最高级别。今天小编要来扒一扒那些与建筑有关的知识,或许就有你感兴趣的!
高矮胖瘦
世博会博物馆项目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550平方米(地上31950㎡,地下14600㎡),容积率0.8,建筑体首层用地面积11500平方米,建筑高度34.8米(地上六层,地下一层)。
形象定位
世博馆的绿色设计定位于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绿色设计因地制宜,体现地域与世博特色,通过规划、布局、空间、景观等设计手法,打造一个由设计主导的、自然流畅的绿色博览馆建筑。项目立足于被动式节能建筑,通过室外风环境优化、自然通风利用、地下室采光设计等,做到绿色先行的设计理念,同时融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雨水回收利用、透水地面、屋顶绿化设计、节水喷灌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为一体。
“内涵”值
●设计理念
世博馆是具有未来属性的新型城市公共博物馆。世博馆将以多维度的展示内容融合追溯历史和展望未来,以多样化的展陈方式注重互动参与和深度体验,以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共享城市活动和学术交流。世博馆将注重博物馆与上海城市生活、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结合,重点打造“文化性、市民性、平台性”三重公共属性。世博馆建筑设计以“世博记忆”与“城市生活”作为设计主题,通过概念的演绎,以空间、形体、立面、景观的多层次处理进行设计表现。一方面意在通过建筑空间形态,映射出世博会160多年来历史中无数个精彩难忘的事件片段,成为收纳这些美好回忆的“时间容器”;另一方面则力求为市民参与,以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提供空间,成为人们探寻、体验、创造和分享欢乐生活的“城市客厅”。
●建筑形态
世博馆建筑形态以城市周边环境特征和内部良好的功能组织为依托,利用代表着“历史、冥想和永恒”的“历史河谷”和代表着“未来、开放和瞬间”的“欢庆之云”的意象叠合来演绎主题。
方案设计整体矩形体块,建筑中央设计一处名为“欢庆之云”的通高大厅,是区域内汇聚人气、吸引人流的中心。矩形体块内部精心塑造的室内外空间交错更替,使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尽情感受人类文明发展之旅。
●节约用地
地下空间利用:总建筑面积46550㎡,其中首层用地面积11500㎡,地下建筑面积14600㎡,地下建筑比例达到127%。地下一层区域主要功能为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管理用房、库房以及员工食堂。
停车位:机动车停车位215个,其中地面30个,地下185个。自行车停车位也位于地下室。
景观绿化:项目采用屋顶绿化,屋顶绿化率达33.5%,屋顶绿化种植以草皮和小型灌木为主,覆土深度以600mm为主,局部1000mm。可满足植被生长需求。
透水地面:项目室外透水地面面积共15812.7㎡,占室外地面面积的比例为55.48%。透水地面主要由室外绿化(13056.3㎡)和透水砖(2756.4㎡)组成。
●节能、节水、节材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项目主要的生活热水由厨房消耗。项目在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板,面积135㎡,太阳能热水产量2463.8m³/a,全年热水需求量7409.5m³/a,太阳能产生的热水量比例达到33.25%。
建筑节能设计:项目屋面采用热固性改性聚苯板保温材料,外墙采用岩棉带保温,外窗及玻璃幕墙采用隔传热系数不小于2.5W/㎡.K。
非传统水源利用:项目中非传统水源使用回收的雨水。雨水回收用于室外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和景观水体补水,蓄水池储水位于室外绿化下方,主要收集屋面汇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14.3%。
使用可再循环材料:建筑中可再循环材料重量11860吨,包括钢材、铜、木材、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玻璃,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13.75%。
●室内环境质量
采光:为了增强地下一层员工食堂和消防控制中心的自然采光效果,在场地北侧分别设计了两个下沉式花园,分别为食堂和消控中心提供自然采光。经模拟计算分析,地下食堂采光系数大于0.5的面积比例为88%。消控中心采光系数大于0.5的面积比例达到72%。
幕墙彩釉遮阳:建筑中央“欢庆之云”通体由玻璃幕墙构成,为达到满意的外观效果,又满足遮光、节能的要求,幕墙采用不同比例的釉面点覆盖率玻璃。
建筑设计无障碍设施:项目对公共开放区域,如建筑入口、前厅及垂直交通、展厅、报告厅、特效影厅、公共卫生间及为公众服务的设施等部位,都进行了无障碍设计。围栏范围内的人行通道、城市公共绿地入口等均设计有无障碍盲道。建筑主入口设坡度小于1:50的坡道。建筑主入口、展厅入口、报告厅入口、特效影厅入口、公共通道均设有符合无障碍使用要求的平开/自动/推拉门。
●可节约运行费用
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约50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