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媒体遇上博物馆

[2016-05-09]
来源:设计通讯     

WDCM上传图片

  博物馆通过什么来吸引人,不仅仅是它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藏品,更重要的是,藏品所构成的主题、它背后的故事,辅助说明藏品的展品、展项、图文、媒体,以及博物馆组织的各类活动和节目,甚至建筑和场所,均是博物馆和参观者之间的对话载体。

WDCM上传图片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设于当代,恰逢新媒体、互联网蓬勃发展应用之际,在其10个主题制的展区中,较广泛的应用了新媒体技术手段。新媒体技术在支撑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新媒体的视觉呈现上,充分注重了艺术性,将美学标准作为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WDCM上传图片

  在展览现场,共有300多块12寸的屏幕,通过微视频、动画、交互多媒体、仿真游戏、电子图文、远程视频等深度诠释标本背后的故事,提供给被点燃兴趣的参观者作为学习教材。以交互多媒体“昆虫的趋光性”为例,参与者旋动一个物理的旋钮,驱动软件程序投射出绿光、黄光、蓝光和白光,可以观察到不同种类的昆虫有趋不同颜色光的不同表现。整体项目策划、交互界面非常简单,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所有的昆虫均采用写实方式表现。

WDCM上传图片

  在参观的主要流线中,设置了5个异形幕剧场,从宇宙大爆炸、物质和生命诞生说起,复原亿万年前的生境,让人仿若回到远古,探索人类走出非洲、遍布世界的历程。通过背景画、标本场景、投影、音效等结合的非洲秀则让参与者不出国门就可以观看到非洲草原上生命的壮阔和生生不息。

WDCM上传图片

  户外建筑媒体秀“自然史诗”则由投影、激光、冷雾、LED等集成,将博物馆的主题内容浓缩在一场10分钟的秀中进行演绎,除了部分写实复原的内容,大量运用了“粒子”视觉原色、手影戏等设计元素,以和建筑细胞墙结构相匹配。

WDCM上传图片

  网上博物馆由网站、APP和微信组成,三者具有统一的信息和数据后台。系统通过基于位置感知的漫游式WiFi定位,融合增强现实、交互体验等新媒体技术介绍标本背后的故事,向公众提供实时智能导览和教育服务。

WDCM上传图片

  博物馆观众差异很大,博物馆学习具有自愿性、偶发性、差异性、认知性等特征,经过设计的博物馆教育环境促进学习更多的发生。新媒体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在当下的自然博物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它也不宜喧宾夺主,支撑着内容的科学和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