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初设于1977年的节日,和我们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但真的如此吗?
想想看,每每博物馆内有大型书展、专题展,或是有趣的体验式文化活动,常立时爆满,像不久前故宫展出的清明上河图、故宫石渠宝笈特展、首博海昏侯出土文物展、在浦江边还原西部洞窟的喜玛拉雅美术馆敦煌跨年大展……无一不人流如潮。人们往往不惜排队7、8个小时,就为了一睹精品之姿。
不久前,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首播,随后在视频网站爆红,收获点击量超百万。
这都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需求的迅猛提升。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国家博物馆的整体水平,包括服务水平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经营的理念与能力都还尚待提升。
今天,我们特邀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一谈博物馆文化创意如何走出传统机制的保守模式。同时摘编今日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让博物馆美术馆“惊艳”打开》,力求引发思考。
期许久藏深闺的中国博物馆找到有生命力的“打开方式”。
文化创意也需工匠精神——单霁翔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民众的鼓励下,文化创意事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经营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相比差距很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尚未走出传统机制的保守模式。
一是博物馆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据模糊不清,存在政策缺位。目前,我们过分强调博物馆的文化事业属性,限制了博物馆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进程和水平。
二是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管理与激励机制滞后。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产业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但对于“事业主体、公益经营”的博物馆并不适用。
三是缺少足够资金投入和相关扶持政策。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却未纳入文化产业专项经费的范围。博物馆的市场行为还缺乏相关政策环境的明确支持,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积极投入。同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和博物馆文物展览同时走出国门的路还不太顺畅。
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方面,博物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博物馆研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路不清,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面对文物藏品不知道如何提取文化元素。面对可以运用的文化元素,与社会时尚的审美趣味没有完全同步。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后,没有后续的市场反馈和再设计、再升级,导致无法形成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产品系列。
如何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优质的衍生商品,如何利用市场力量,协调衍生商品研发、生产、营销、推广,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等问题亟须破解。为此,故宫博物院探索了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藏品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化创意研发为支撑、以文化产品质量为前提、以科学技术手段为引领、以营销环境改善为保障、以举办展览活动为契机、以开拓创新机制为依托、以服务广大观众为宗旨、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的十大原则。文化产品要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不仅需要创意好、品质好,还需要策划好、营销好,需要缩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说教式的灌输转变为感染式的对话。
今年,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首播,随后在视频网站爆红,收获点击量超百万。该片受到关注的原因,是凝结在器物上的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匠心,也就是“工匠精神”。随着文化创意产品进入以质取胜的时代,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也需要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有“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今天的价值取向。使观众从一件件凝聚“工匠精神”的文化创意产品中,看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引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让博物馆美术馆“惊艳”打开——李泓冰
近些年,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平时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然而一旦有特展、书展、专题展,或是有趣的体验式文化活动,便立时爆满,像世博会中国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故宫石渠宝笈特展、首博海昏侯出土文物展、在浦江边还原西部洞窟的喜玛拉雅美术馆敦煌跨年大展……无一不人流如潮,人们扶老携幼,宁愿忍受数小时的排队之苦,也要享受片刻的精神洗礼。
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的中国,文化需求也在迅速放量。不断出现的排队长龙,其实是一种警示:国人对文化渴求的旺盛与文化供给、文化创意的相对不足形成巨大反差。其实,平时各种馆里仍然深藏着无数“月光宝盒”,但在刻板传统的展示方式下,本足以惊艳世人的重宝正渐渐蒙尘,缺乏正确的、有创意的打开方式。
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到来前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一份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旨是深入发掘馆藏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利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用国家的力量,以开放的体制,来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从历史文明中挖掘文化创意, 进行产品开发,这显然还有更加深远的含义。
首先是着眼于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和国家软实力。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然而有文化缺创意,让我们在对下一代、对海内外讲述中国故事时常常难以得心应手。在世界上一提起中国文化,常常还是熊猫、功夫、中餐、双面绣……反观左邻右舍,韩剧对韩国历史文化的成功推广,日本动漫抓住了无数少年的业余时间,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往往展示国家软实力的成功。
其次,从供给侧发力,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不但能用更多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释放市场活力,也能推进产业结构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事实上,很多地方的文化产业已迅猛发展为支柱性产业。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往往大幅攀升。根据最新统计,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8000美元,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此其时也。
第三,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应对L型经济走势?文化产业既可提振信心,也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围部队”。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爬坡阶段,文化市场往往能产生“口红效应”,文化创意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激励作用,并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发展机遇。
因此,用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高新技术的力量,在政府的鼓励推动下,让久藏深闺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开发出源源不绝的文化创意产品,培育创新型新文化业态,深孚民心,深具发展空间。
需要提醒的是,在开发文化产品的同时,不能丢掉博物馆的公益属性,要着眼创新,不能唯利是图、过度商业化。
一个文化产品百花齐放的时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