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名片
安来顺,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国际博物馆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安来顺从事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研究近30年,研究领域涉及文化遗产理论、博物馆管理、传播教育等。曾任国际博物馆学术研究最高机构——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理事和副主席长达9年,2010年至今任国际博物馆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安来顺熟悉国内外博物馆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直接参与一系列重要国际专业文件的起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90篇,曾应邀在荷兰莱顿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讲学交流。
博物馆可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倡导的国际博物馆日,其目的在于推动全社会对博物馆领域的关注。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也是国际博物馆协会首次努力把博物馆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引向博物馆机构的功能与文化景观这一广义的文化遗产类型。
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解释,“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一主题将促使博物馆对其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扮演积极的角色;强调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保管好博物馆馆区内和馆区之外的遗产;重申博物馆的天然使命,是结合其周边开放状态的文化景观和遗产拓宽任务领域,开展自身的活动,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肩负起责任。
规模扩大质量提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仅从数量上看,1978年经统计的博物馆数量为349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分别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76.3%和23.7%。全国共有4013家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5.5%。从过去10余年的情况来看,2008年全国有博物馆2970座,用这个数字为基数,可以看出这些年博物馆的年均增长数量超过了200座。数量指标的另一个参数是年观众量。2008年公共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各博物馆对观众数量有了更加精确的统计,7年来全国博物馆每年接待的观众数量稳定在4.5亿至5亿人次,2014年则达到7.18亿人次。博物馆所举办的陈列展览数量也是一个数量指标,201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为2万至2.2万个。
从以上3个基本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博物馆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停留在量的层面,质的提升方面也有不少亮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博物馆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多样化趋势的逐步显现。
博物馆社会化步伐加快,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考察。首先是博物馆机构或者说整个博物馆业界对社会化问题认识的提高;第二是以各级政府为代表的博物馆决策者和管理者对博物馆社会化认识的转变;第三,也许是更重要的,是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社会化认知的明显变化。
现在,人们比较普遍地认为,博物馆不再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殿堂,而是一种有广泛受众面的公共文化场所。这种观念的日益加深,带来了博物馆机构的变化,带来了观众走进和使用博物馆的变化。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观众群体,有专家学者做研究的,有中小学生参观学习的,有当地社区民众了解当地文化的。特别是2008年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一些过去没有机会或者很少有机会走进博物馆的人,比如农民工,开始走进博物馆。
关于博物馆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人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令人鼓舞的现象。以前博物馆多数是文化历史类的,但现在出现了行业的、科技的、地方文化类的博物馆。2008年前,全国非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只有490座,2014年时已经有730座。兴办博物馆的主体也日益多元。其中最典型的是政府推动下的民办博物馆——现在多称为非国有博物馆的蓬勃发展,这类博物馆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2008年,非国有博物馆刚刚兴起,数量是319座,2014年已经达到982座,其中仅2013年至2014年一年间,新登记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就有171座,非国有博物馆在全国博物馆总数中所占比例达到21%。“盛世兴收藏”。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出现私人收藏热,在艺术市场不断升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艺术收藏,从而助推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兴起。今天兴办非国有博物馆的人群中,主流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当然也有人是出于投资的考虑。过去没有条件,后来有条件了,经过10余年的积累,一部分真正的艺术收藏者,已不满足于个人私藏,而是希望与其他人分享,让这些藏品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价值,同时为自己所钟爱的收藏事业找到一个最理想的归宿。所以当国家鼓励的时候,不少收藏家选择自己建一座博物馆。
今天人们在博物馆的体验也更加多样,逐渐改变了过去单一、单向的体验方式。当数字技术大举进入博物馆后,今天的博物馆已不仅仅是声、光、电的利用。
应该说,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在教育传播和公众服务领域的进步是最突出的,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这些尝试和进步都是可圈可点的。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博物馆的水平,但至少我们的进步是十分明显的。
培育人才放眼长远
与快速发展相伴,我国博物馆也一定会有成长中的烦恼。一些过去不曾遇到过的烦恼,现在可能变得突出了,我们必须有勇气认真面对,并找到解决之道。
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藏品来源就会成为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博物馆越建越大,求大求新,必然带来运行成本的居高不下。也许一次性投入建设并不十分困难,但博物馆要常年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就不得不考虑成本问题。这些问题还仅仅是从硬件方面来说的。更重要的是,怎样为快速增加的博物馆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目前全国有超过20所高校设置了与博物馆相关的专业,但招生数量有限。仅靠高校培养相关人才肯定是不够的。
传统博物馆多数是内向的,而现在则强调两个功能系统同步运行:一个是内向、封闭或半封闭的功能;一个是开放的功能,要推出博物馆精神文化产品,供社会使用。因此今天的博物馆存在功能体系的匹配和优化升级的问题。
博物馆首先要有与主题相符合的收藏,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挖掘这些藏品的文化信息,挖掘出来后不能仅仅是一篇学术论文,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转换为社会大众能够理解、学习、看得懂的学习资源,经过展览的策划、设计、布展之后,由一线教育人员向观众推出。我们今天亟待解决的是,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有机贯穿起来,生产出高度集成的博物馆产品,而不只是在最后环节过分依赖于宣传推广。
博物馆发展到今天,有自身专业化的要求。管理一座博物馆,与管理一个政府部门、一个企业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虽然我们也承认有一定的管理共性。近年来,国家从法律、政策上对非国有博物馆给予巨大鼓励,但在不少方面政策没有配套。博物馆对非国有博物馆的专业指导和非国有博物馆自身的行业自律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一方面发挥非国有博物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让它们健康发展,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上行压力增大,有些影响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导到博物馆。博物馆的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未雨绸缪,研判和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寻求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博物馆与旅游共赢
从行业属性上来说,博物馆与旅游确有不同。从大的方面来说,博物馆属于公益文化事业,而旅游总体上属于产业。我们不能否认两者在属性上的差异。如果按产业规律来办博物馆,肯定是有问题的;同样,如果像办公益文化事业那样来办旅游,旅游也很难得到发展。过去曾经有将两者相混淆或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有过不少教训。我们首先要承认两者的差异,但更要认识到两者之间可以很好地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博物馆,与旅游市场是相伴相生的一对孪生兄弟。
博物馆与旅游的结合,一个是在文化层面,一个是在经济层面,实现了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我们在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个好的博物馆往往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参观了博物馆,了解了一种文化或风土人情,无疑提高了旅游品位;博物馆则通过旅游,让文化的传播、传承使命更好地发挥了出来。近30年至40年间,文化旅游是整个旅游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不仅仅是旅游领域中,甚至是整个经济领域中,文化旅游的增长速度可能也是最快的,而且这种增长是绿色的、环保的。
文化旅游是伴随着文化遗产热发展起来的,文化旅游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文化遗产,而文化遗产中很大一部分与博物馆机构结合在一起,区别只在于是依托于一栋建筑,还是依托于一个文化遗产地建成的博物馆。我认为,不要试图忽视博物馆与旅游之间的差异,但也不要过分夸大两者之间的差异,处理好的话,两者是可以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如果我们细读一下国际博物馆协会对该主题的诠释,就可以更加辩证和理性地认识博物馆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实现两个领域的良性互动:博物馆和文化景观之间关联性的凸显,强化了博物馆作为积极投身于文化景观保护的区域中心的理念。鉴于其对周边景观所肩负的责任,博物馆的任务还包括保存和保护环境遗产,以推动尊重环境遗产特性的发展,与包括公共和私有机构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携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