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项目的课程化探讨(下)—实践与思考

[2016-05-30]
来源:弘博网      作者:林苗苗

  在上篇中,我们就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项目课程化过程中,应注意之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博物馆相关工作者应当注重美术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理论研究、注重对儿童视觉与知觉一般发展规律的理解、注重与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步。本篇文章,我们将就作者对国外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的研究与思考,了解国外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情况。此外,将结合作者所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青少年艺术教育情况,更深入、更详细的探讨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项目的课程化这一问题。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注重对国外博物馆教育的研究美国博物馆多年来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如今,很多博物馆都十分注重策展中的释展环节(interpretation)、活动中的导赏环节和观众研究等。现以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为例,简要介绍他们的博物馆教育。

  1. VTS教学理论

  国内博物馆越来越注重导赏环节中“对话”,但什么才是有效的“对话”?有效的“对话”并非导赏人员与观众之间的有关“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可能会降低知识智力价值的对话,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应该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观众观察作品,且就各自的见解展开讨论。现在,美国很多博物馆采用VTS教学理念开展展厅导赏活动。VTS全称是Visual Thinking Strategies (图1),视觉思考策略,是一种以“启发式、循序渐进、以观察思考为主的对话”。该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学校和博物馆以古典艺术、当代艺术、工艺美术等方面的视觉艺术活动,不适合遗址类教学。

WDCM上传图片

图1

  VTS自1991年第一次实验以来,目前已在美国很多学校和博物馆应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等都在导赏环节运用VTS。VTS强调以“学生的视觉体验为中心”,强调他们的探索发现。教师是对话的核心引导,但并非绝对权威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可以驾驭这场对话,发表看法,而教师提供帮助。一个VTS教育人员要帮助学生达到:

  仔细观察艺术作品

  讨论他们看见了什么

  如何用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

  聆听并思考其他人的看法

  讨论多样性的见解VTS 的经典问题是:这张作品里发生了什么?(What’s going on in this picture?)

  你看到了什么让你这样说?(What do you see that makes you say that?)

  我们还能发现什么?(What more can we find?) VTS强调的是教育者引导对艺术品观察进行循序渐进式的讨论,强调对学习者的积极影响。

WDCM上传图片

举例说明图2 摄影作品

  这是来自美国加州索诺马县(Sonoma County, California) 特蕾西老师(Tracy McClure) 一堂六年级的课,特蕾西老师做了大量笔记来记录发生在她课上的精彩一幕。特蕾西老师和同学们在上一节课讨论了一幅摄影作品(图2),现在讨论更加激烈了。

  一些同学认为,即使图片中的男人和小孩有电吉他,但他们看起来还是很贫穷,因为电吉他没有插入任何电源,而且女孩没有穿鞋。显然他们的思考是建立在对贫困的显性证据上,他们指出这家人院子的篱笆是用树枝做的,画面中远处的小朋友穿着很脏的衣服,并且房子看起来没有固定的门。“我不同意你说那些人很穷,你可以穿很旧很脏的衣服,赤脚,但你依然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让你很有钱。我认为他们篱笆、房子看起来的样子或者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因为他们来自另一个国家或者另一种文明。”特雷西老师被这个高个子男孩的观点所吸引。她注意到,同学中没有一个人发表看法,只是有人点头,有人皱眉,有人举手赞同。这时,另一个女孩加入了对话,她说,“我们怎么看待贫穷?你看画面中的人看起来都非常开心,女孩在笑,背景中的高个子小孩也在笑。那个男人我想可能是父亲,看他脚上的动作,好像在跳舞。即使他们没有很多钱,但我不认为他们贫穷,因为他们的富足在于真正能影响到他们的事情上。”听到这些不同见解,特雷西老师十分欣慰。

  一名在纳尔逊博物服务的志愿讲解员分享到:VTS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刺激团队成员观察一件作品,并发现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可能我以前都没注意过,但他们能发现。另外,作品选择是关键,不建议选择那些作品含义模糊不清的。

  2.美国博物馆教育个案分析

  纳尔逊博物馆非常注重“学校课程”项目。该项目是纳尔逊博物馆的常规活动。对象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生,课程资源为展厅实物资源。周一到周五开展。此课程的课程特点是:

  1) 人少而精。一个班最多15名学生左右,主讲教师(兼职)1名,助理教师(兼职)3-4名。教学上可照顾到每位学生。

  2) 课程分展厅导赏(图3)和工作室创作(图4)两个环节。此内容设计符合艺术教学的一般规律,即欣赏和创作是艺术学习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展厅导赏方面用约20分钟重点讲解1-2件作品,重质量,不重数量。其后的工作室艺术创作是基于学生对艺术品的理解和观察上再发挥的,约40分钟。

  3) 课程时间灵活。虽然纳尔逊博物馆每周一二闭馆,但博物馆在闭馆日仍组织学校课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博物馆时间和空间的优势。不仅是纳尔逊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Art Museum)在馆闭馆日也专为学生开放。

WDCM上传图片

图3 环节1展厅导赏

WDCM上传图片

图4 环节2工作室体验教学

  另外,教育在纳尔逊博物馆整体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该馆非常重视观众的参与体验,馆方在2013年制定了下一个五年的“博物馆发展策略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努力拓展展览和教育领域的核心活动,提供多元的机会和有意义的引导,帮助观众收获真正的博物馆体验,以达到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 所言:“告诉我,我忘了;教给我,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学习了。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 用陆游的诗解释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解决策略及本馆的探索实践

  讨论博物馆资源的课程化,一定要明确工作思路和策划的方式方法。博物馆是综合的教育载体,虽不等同于学校教育,但基本教学方式方法上可借鉴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活动更突出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活动的课题、内容、形式都有很大弹性。笔者认为,策划时需要以青少年观众为中心,思考六个因素:馆方的资源整合、艺术学科特质、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开展、博物馆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国内和国际的最佳做法。

WDCM上传图片

博物馆艺术教育策划的六个思考因素

  在策划工作流程上可为:

WDCM上传图片

博物馆艺术教育策划的工作流程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探索青少年艺术教育项目十余载,积累了大量针对不同观众、不同资源、不同内容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经验,且分析总结出了适合本馆发展的教育策划研究。现以十年中的四个活动案例说明本馆是如何利用资源优势,依据艺术教育原理,以学习者学习体验为中心,来策划艺术教育项目的。

  案例1.发展“创造.表现”领域能力的活动

  2008年3月至6月,本馆举办了《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展览展出大量拉斐尔前派到印象派的油画、素描等形式的美术作品,资源优势是美术教育资源。我们以6-12岁的儿童为重点,根据展览特色和6-12岁儿童视觉与知觉的发展特点,策划了“带着课件进展厅”参观导赏活动(图5、6、7)。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导赏手册的教育导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艺术作品的能力,发展其想象空间,最终以美术材料为手段,发展其造型表现能力。

WDCM上传图片

图5 课件封面

WDCM上传图片

 

图6 课件内容

WDCM上传图片

图7 学生在展厅现场使用手册

  案例2.发展“设计.应用”领域能力的活动

  2006年至2010年的《伟大的世界文明》展展出了古代埃及、印度、美索不达米亚、美洲、希腊、罗马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共计328组件。资源优势是美术教育和历史教育资源。馆方根据资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在每年寒暑假策划开展为期三天的艺术冬/夏令营,参与者为6-12岁的小学生。活动形式以展厅导赏和工作室创作构成,活动强调学生把展厅学习体验运用到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创作,强调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

  图8-10为2008年第二期艺术冬令营活动中的学生作品。

WDCM上传图片

图8 埃及人的村落,易飞鸿,9岁

WDCM上传图片

图9 可爱的狮身人面像,杨琢,8岁

WDCM上传图片

图10 印度神像,黄慕伦,10岁

  案例3.发展“欣赏.评述”领域能力的活动

  2009年9月至11月,本馆举办了展览《触觉——从卢浮宫到世纪坛》,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为视觉残障人士举办的艺术展。资源特色为可触摸的不同材质的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塑艺术。展览中我们不仅为视觉残障人士设计活动,还为5-9岁视力健全的学生设计课程《手感触摸体验雕塑艺术》(图11),邀请学生戴上眼罩,用双手亲自触摸雕塑,以体会大理石、石头、木头、青铜、石膏、陶土等的不同材质。还通过触摸体会雕塑的造型,感知作品的形体,学习了解西方雕塑家力求表现的五种动作,奋力、奔跑、舞蹈、飞翔和跌倒(图12),体味雕塑家在创作中对于平衡和姿态的追求。活动强调参与者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感官体验,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大胆表述,增强他们的分析的评述能力。

WDCM上传图片

图11 触摸“克罗托纳的米隆”

WDCM上传图片

图12 触摸“米罗的维纳斯”

  案例4.发展“综合.探索”领域能力的互动

  教育中越来越注重“综合·探索”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科间的关联探索。

  2015年的《奥地利百年绘画展1860-1960》中,我们策划组织了适合青少年和成年观众参与的《从海顿到施特劳斯》音乐专题讲座。讲座突破原有格局,强调跨学科,强调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关联,强调把艺术作品放到更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理解,因为艺术创作离不开背景文化,而且只有将艺术作品与广泛的文化情景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观众的人文视野。讲座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王玫教授及其全系老师为观众现场讲解、演绎奥地利著名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劳斯的经典作品(图13),形式丰富多样(图14),有合唱、美声、钢琴、大提琴、圆号等。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在多元表现形式下跨学科探索的可能。

WDCM上传图片

图13 现场演奏

WDCM上传图片

图14 合唱

  结语

  我国对真正意义上博物馆教育的探索始于21世纪,随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博物馆教育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建立了具有专业人才的教育部,职能上也由单一的讲解走向多元的教育策划,内容上也由零散走向系统,发展上更是从传统层面走向探索个性特色的层面。就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项目而言,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以观众为核心,注重学科教育的渗透,注重对受众视觉与知觉一般发展规律的理解,注重对国家课程标准改革的理念同步,注重对国内外博物馆教育最佳做法的研究,方能为博物馆教育建构系统性、课程性的教育项目有所贡献,也亦能为我国博物馆教育的整体发展创造新的活动,提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文参考文献:《通过艺术的教育》、《美术课程标准》、《Visual Thinking Strategies》

  原文发表在:《中国博物馆通讯》2016年第2期,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