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整个社会对博物馆的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博物馆教育也从以往宣教或群工的性质逐渐转化到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教育。无论是从博物馆所属的主管部门,还是国家教育部门,都对博物馆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些年,北京地区博物馆开展了大量多层次多层面的教育实践,成效显著,也逐渐与国际博物馆教育接轨,这实则是好事。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博物馆教育人员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学校需求结合,设计出更加符合青少年发展的教育项目这仍旧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以作者所供职的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博物馆如何开发自身资源,如何以参观者的学习体验为中心,策划更加符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艺术教育项目,且使这些教育项目具有学科和课程的特质,提出几点看法。
一、注重美术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理论研究
把握优势资源
每家博物馆都拥有不同的资源,艺术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视觉艺术资源,历史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遗存,天文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天文学资源,自然科技馆则拥有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资源。博物馆的资源优势不同,所关联的学科不同,所涉及的学科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就不同。博物馆人首先要对自己博物馆所涉及的资源,以学科的方式进行划分,明确此学科资源在整体资源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对学科所涉及的学科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了解此学科教学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国际研究背景,以获得最具普遍性的知识层面和经验层面的认知。以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以例,该馆以展示推介艺术展览和大型文化活动为主,视觉艺术资源是优势,视觉艺术资源所对应的学科教育是美术教育。因此作为本馆艺术教育策划人员,笔者不但要掌握展览活动资源,还要深谙美术学及美术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
当代欧美美术教育理论
美术教育理论在当代欧美总体分为工具论和本质论两大派别。工具论以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Herbert Read)和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Viktor Lowenfeld)为代表,工具论的思想基础是法国哲学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和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工具论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效果(作品);主张顺应儿童自然本性发展,工具论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欧美,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六十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本质论则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Elliot W. Eisner)和古力(W. Dwaine Greer)为代表。其思想渊源主要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教育思想。本质论强调科目中心,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我国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及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改革发展,都与对这两种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分不开。
教育理论与博物馆实践
笔者以为,由于工具论指导的应用可以为博物馆艺术教育提供更多教育手段,注重参与者的过程体验,这恰恰符合今天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的发展趋势,而本质论指导的应用则可以为博物馆艺术教育项目策划得更有学科性提供帮助和指引,注重参与者学习内容的设计。了解美术教育理论可以帮助策划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更多层次的逻辑思维,把课程和活动设计得更加符合学科教学原理。理论研究最重要的是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若博物馆人能把最新的理论研究带入实践,就有可能使博物馆成为引领艺术教育最新理念的实施和探索场所,创造更多的可能性,鼓励更多的发现,这也将成为博物馆区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最有魅力的地方。
二、注重对儿童视觉与知觉一般发展规律的理解
在艺术教育领域,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艺术学习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育项目策划需符合儿童视觉与知觉的一般发展规律。
三、注重与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步
了解教育方针政策
博物馆青少年艺术教育项目要以学校、教师、学生的需要来策划,因此关注国家课程改革,了解最新国家与地区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一个教育人员的基础工作。我国教育部最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同时标准中增加美术课程四个特性的表述:“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作为首要特征,是首次在课标中明确提出,愉悦性的提法也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内容。这些不仅凸显美术学科的价值,而且有效地包容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性。 解读国家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博物馆人了解学科教育在学校的发展提供帮助,成为博物馆教育策划的学术支持。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
我国美术课程自2002年起已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校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等校外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2014年秋季,北京市教委又表示,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后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在校外进行。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10%的课时不简单等同于每周至少半天,重要的是把这些时间灵活应用在课外教学上。比如,语文课就在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课堂”中进行;英语则开展讲故事、表演课本剧、歌曲演唱等交流展示活动;物理化学课就引导学生进工厂、环保单位、科技馆等场所进行体验、观察和探究。从国家课程改革到北京市教委的最新教育方针政策都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的策划提供了理论指导。
注重博物馆教育研究
10多年的课程改革突显了我国对发展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国家在教育观念上对博物馆等多元综合教育载体的重视。广泛利用博物馆、图书馆、剧场等公共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将成为一种趋势,这些公共文化资源场所在开展实验探究、实践活动方面扮演的角色将日益重要。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要试图做到系统化、课程化,就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科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国家课程标准,博物馆教育要符合学科教育的一般教学规律,且在学科教育之上再拓展发挥,方能使博物馆教育项目更加具有学科性、综合性、多样性和探索性,更加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下次的文章中,我们将从作者对国外博物馆教育方法的研究、案例的分析这两个角度,介绍国外博物馆艺术教育的情况。同时,结合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在青少年艺术教育方面的活动案例,更深入、更详细的与大家探讨博物馆艺术教育项目的课程化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