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北京将在“十三五”期间新增100家社区博物馆,越来越多的小区、村子都将拥有自己的博物馆。
博物馆数量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据统计,目前北京地区备案登记的博物馆共有170余家,范围覆盖全市16个区,并以平均每年四至五座新馆的速度增长着。到2014年底,北京已超过纽约、马德里,成为全球拥有博物馆数量第二多的城市。
数量是不少,博物馆的尴尬也很明显:一到节假日,除了国博、首博等大型博物馆内人满为患,其他大量中小博物馆基本上门庭冷落。这种冷热不均也在提醒我们,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数量的覆盖是一方面,提高利用率是另一方面。
就目前来看,一些博物馆之所以冷清,有宣传推广不足的因素,但更多还是在功能结构上有短板。集中表现就是:“高大上”的殿堂多,“接地气”的内容少;藏品的堆砌多,亲民的设计少;“老套路”多,“新技巧”少。置身这样的情境,观众固然会对历史的绵长厚重肃然起敬,但也难免会心生距离感,会更多把博物馆视为一种“高层次”的存在,而很难视其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这一形式,其诞生就是缘于维护人类共同记忆之需。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它既肩负着传承民族文明、培育人文精神的职责,也充当着历史的发言人,时代的讲述者。今天,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又赋予了它新的使命,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它还应担当起“雅俗共赏”的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更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这无疑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
“活”的博物馆必然是融入生活的,博物馆要“活”也必须要融入生活。发展博物馆事业,光靠增加数量恐怕不够,还要让它们被“用”起来,让知识文化在这里发芽生长,让精神文明在这里开花结果。我们有必要摈弃偏重建筑和器物的思路,更加重视内容设计,使其知识传递、文化熏陶、精神交流的本位功能得以充分利用,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