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少馆长纠结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孰先孰后时,他说:如果自己都活不下去,还怎么谈社会效益?
当众多博物馆开始试水文创产品开发时,他已经把博物馆当做文化旅游项目来运作。
这个博物馆开创了“政府搭台、藏家管理、市场化运营、社会力量进入”的博物馆运营新模式。这一模式是对保护国家文物、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盘活民间文化资源所做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大胆尝试,是对提高城市文化底蕴、活跃市民文化生活摸索出的新渠道,也是对民营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探索出的新途径。
汉服展示区
9月25日,中国(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正式搬进奉天惠商场内,总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成为市区面积最大的非国有博物馆。这是10年前收藏家张新宽和妻子杨敏初创博物馆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搬迁,意味着这间非国有博物馆在功能定位和运营模式上的转变。新任博物馆馆长张一龙介绍了他们全新的经营理念。
拓片体验区
人气是市场化运营的前提
张一龙坦言,要搬迁汉画像砖博物馆,选址的余地并不大,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而在市北区大力兴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城区主导规划背景下,汉画像砖博物馆最终作为一项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纳入了2016年区办实事之一,获得了来自官方的扶持:三年运营补助和装修展陈费用的减免。
对于汉画像砖博物馆如何实现其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张一龙自有一番见解:“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运营方式,将馆藏束之高阁,供人观瞻,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我比较赞同市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新局局长杜福跃的一句话:博物馆运营归根结底首先还是要实现经济效益,如果自己都活不下去,还怎么谈社会效益?”
提及优先选择进驻商场的理由,张一龙说:“除了便于重装改造,最大的优势是人流相对密集。人气,是博物馆实现市场化运营的前提条件。”
汉画像石,也是汉代的一种击打乐器——石磬,全国仅此一件,因此被专家称为“中国第一鱼”。中央音乐学院刘勇教授曾用钢琴对这条鱼进行测音,高音为F。
把博物馆当做文化旅游项目来运作
市场化运营,首先是团队建设和机构设置。新加入的两位年轻人徐奕成、史晓青与张一龙共同组成了全新的年轻化管理团队。曾经负责省内某知名景区市场营销运作的史晓青担任市场运营部部长,拥有某百货零售业营运管理经验的徐奕成受聘成为博物馆执行馆长。
博物馆还确定了自己的商业LOGO——取自汉画像砖上的“长袖舞”,线条简洁明快,“它展现了汉代的盛世风姿,也喻意当下的文化盛世。”张一龙解释说。
“应当把博物馆看做一个文化旅游产品项目来经营,用做生意的思路来做博物馆。”张一龙一直视青岛啤酒博物馆为市场化经营的典范,专门前往做了深度的学习交流。“当一种文化样态被赋予商品属性时,它的传播力量会被放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他自信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的汉画像砖,便是具有传播潜力的IP资源,“重要的是你能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从创意到产销的文创空间
几天前,张一龙与书业的一位朋友探讨文创设计。他自信地表示,较之于对方,博物馆显然拥有别人无法抗衡的丰富的设计素材,也就是汉画像砖上丰富的IP资源。“应该说,从素材到创意,及至产品的生产再到销售,我们将形成一条闭合的产业链条。”今年4月份国家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让这位年轻的“创业者”更加笃定所选择的方向。
他透露,一个名为“崇汉文博文创空间”的主题创客空间已正式由博物馆推出。博物馆将与青岛工业设计协会合作,作为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的学习基地,学生们可在这里进行设计创作,博物馆从中选择优秀的创意方案,购买版权,投入生产,并推向市场。
据悉,博物馆与青岛理工大学相关专业的协作已经展开。“整合,孵化,裂变”,以馆藏为依托,未来博物馆将成为创意设计者的热土。
未来模式:旅游+文创+教育
“观沧海,登崂山,赏汉砖”,在有关博物馆的创意广告文案中,这个年轻的管理团队,将全新的汉画像砖博物馆定位于与崂山比肩的青岛旅游新地标。旅游,无疑是张一龙所描摹的博物馆未来商业模式中的拳头内容。
执行馆长徐奕成结合个人履历认为,传统百货业式微之后,文商旅游将迎来未来发展的黄金10年,博物馆作为同时具有文化和商业属性的旅游新地标,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就在博物馆迁址开馆前不久,张一龙同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民间艺人一起,设计研发了以汉画像砖图案为内容的制砖体验项目,他称之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创产品”。
上周五,用来制砖的木框工具陆续运抵新馆,张一龙已经在计划如何将汉画像砖的制砖流程打造成工具包,作为特色文创产品批量生产销售。与此同时,包括传统礼仪在内的汉学教育课程也在设计研发中。
新馆开放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已增至40人,运营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而对于张一龙团队而言,未来博物馆所创造的价值,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社会价值,将远胜于此。
相关链接
汉画像砖博物馆由青岛市北区投资4000万元,历时3个多月打造而成,是作为市北区2016年区办实事之一。总建筑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馆藏品上万余件,展示面积5000平方米,展出藏品1000余件,可同时容纳3000人参观。
“我们想打造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与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因此,除了展陈区外,还着重打造了拓片制作、汉砖制作、汉服体验等互动体验区。”据汉画像砖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内设一楼六大展厅,其中有《华夏瑰宝》、《世史砖承》、《巧夺天工》、《大汉遗珍》四个大型基本陈列厅和《匠石流金》、《奇秀隽永》两个特色陈列厅,二楼设有临展厅、学术报告厅、汉文化体验馆、咖啡馆、文创空间、汉学教育等部分。
汉画像砖博物馆开创了“政府搭台、藏家管理、市场化运营、社会力量进入”的市北模式。这一模式是对保护国家文物、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盘活民间文化资源所做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大胆尝试;是对提高城市文化底蕴、活跃市民文化生活摸索出的新渠道;也是对民营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探索出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