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会|6位文博界大咖支了哪些招?

[2017-03-07]
来源:文博圈     

  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委员:博物馆一定要重视“互联网+”

WDCM上传图片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让整个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研发,已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例如,采取3D数字动画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丰富形式,复原、再现历史文化场景、事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具有真实感的历史角色、情景等。博物馆需要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借助互联网,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我建议,积极宣传推广“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首先,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可以促进博物馆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同时鼓励社会参与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其次,有助于培养既懂专业,又有创意、善管理、有视野的博物馆专业人才;最后,可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文化遗产资源合作利用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采访整理)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代表: “组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WDCM上传图片

  “我们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经常是一个礼拜,两天都是在路上,经常开到头开不到尾,现在体制为我们科研人员松了绑。”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为体制机制改革点赞。

  现在世界文化遗产很热,因为一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一项自然遗产,所以不仅在国际上,就是在国内竞争也很激烈。王巍建议,把与中华文明有关的一些名人,包括已经进入侯选名单的和没有进入名单的,“打包”捆绑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关键组织来申报,“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否则一旦分开,十年不可能再申报。捆绑是一个特点,包括丝绸之路,大运河,我觉得这个还是有可能性的。”

  据了解,中国自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迄今已有50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二。(齐鲁网闪电新闻记者 孔冠军)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委员:“活化”库房里的经典作品

WDCM上传图片

  经典文艺作品能反映民族品格和时代特征,刻载着艺术家的追求与探索历程。但是,经典在哪里?就美术领域而言,大量的经典贮存在美术馆、博物馆的库房里。要发挥经典的作用,首先要梳理,其次要“活化”。

  截至2016年底,文化行政部门归口管理的463家美术馆,馆藏总数达47万余件,其中中国美术馆馆藏达11万件。“活化”是指对馆藏作品由物质的静态保存到文化功能的动态发挥。通过研究分类、策划展示“让文物活起来”,让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和藏在“冷库”里的艺术品重见天日。

  我建议,各美术馆、博物馆之间加强交流,以策划主题性展览为引领,互通有无,整合资源,完整体现艺术的力量。同时为更好地惠及全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标,在老少边穷地区举办巡展。

  2016年,中国美术馆以“中国精神”为主题在墨西哥展示了大量的馆藏经典作品,一些作品还巡展到法国、波兰、新加坡等国。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为世界共享的普遍性。我们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的经典成为人类文化的共同价值。(光明日报记者 陈鹏采访整理)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委员:科技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WDCM上传图片

  还是一头干练的短发,只是白发多过了黑发,倾听其他人发言时,她时而抿嘴思考,时而从容微笑。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热烈,在会议现场,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成了媒体眼中的“文化明星”。几名记者围坐在这位年近八旬的“敦煌女儿”周围,问题一个接一个,樊锦诗一一回答。

  “您今年的提案是什么?”

  “是一份关于发挥科技作用进行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提案。”她笑了笑说,“有人说我只关注文物保护。”

  她从1993年起连任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樊锦诗委员告诉记者,在这25年里,她“由黑头到白发”。而作为文物保护专家,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樊锦诗委员用了50多年研究敦煌、保护敦煌。

  樊锦诗委员清晰地记得,12年前她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2007年提案立项,提案委员会来到敦煌与各级政府、专家、群众对话,了解情况。2014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缓解了游客过多与洞窟承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同时,数字技术与多媒体展示手段的使用,让观众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如果我不当政协委员,这些事我就做不了,全国政协的督办工作非常系统,有效地促进了提案的落地。”樊锦诗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朱妍告诉记者,她与樊锦诗同为妇联界委员,恰逢中央芭蕾舞团创作舞剧《敦煌》,2015年前往敦煌采风时,樊锦诗主动带着敦煌莫高窟的材料向创作人员讲解介绍,一说就是一整晚。

  “当了25年全国政协委员,我学会了思维,学会了思考。”樊锦诗委员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有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家坐在一起建言献策,她一直在学习。在与各界人士的沟通交流中,她更加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做好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还要考虑环境保护、科技保护、教育传承等问题。在今年的提案中,她希望文化遗产保护得到更多领域的关注。

  “数字化可以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永远传承下去。”话音刚落,又有一名记者跑过来问“樊老师,您今年的提案是什么”,于是,樊锦诗委员又耐心地讲起了她的文物保护故事。(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代表:设立“国际丝绸之路日”

WDCM上传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再次带来他的“丝绸梦”。他建议,将每年“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跨国申遗成功日即6月22日定为“国际丝绸之路日”。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也通过审议,正式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赵丰认为,丝绸之路是一个起源于中国、但由国外学者提出、由国际组合认可的概念。设立“国际丝绸之路日”,可率先在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担当与责任,同时对此后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拓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6月22日是丝绸之路跨国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世界遗产的日子,说明丝绸之路是大家的丝绸之路,具有较大的号召力。”

  他为设立“国际丝绸之路日”作了设想: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由中国政府联合出席国家政府提出设立“国际丝绸之路日”的倡议,并写入共识。

  在赵丰的愿景中,还需设计并明确“国际丝绸之路日”标志,率先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策划和连续实施“丝绸之路日”系列主题以及配套活动,从而逐步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支持与参与。

  在他看来,借助“国际丝绸之路日”的设立,无论是对大力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项目,还是整合和协调“一带一路”相关举措,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平台、夯实民心,都可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中新网记者 赵晔娇)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长吕建中委员:让民间博物馆真正在民间扎根

WDCM上传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吕建中提出,积极推动民间博物馆健康发展,让民间博物馆真正在民间扎下根来。

  目前,我国民间博物馆数量达1110家,占博物馆总数的23.7%,但相当一部分民间博物馆管理不规范、功能不完善、运行状况不佳。

  作为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长,吕建中委员认为,推进规范管理,提升运营质量,是推动民间博物馆健康发展的关键。他建议各级政府对民间博物馆给予扶持,同时鼓励民间博物馆开发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相关的创意产业,形成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体验”的发展模式。(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安蓓)

  中建三局公司董事长 陈华元代表:筹建中国建筑博物馆

WDCM上传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提出,筹建一座中国建筑博物馆,作为中国建筑业坚定和弘扬文化自信的一个切入点。

  陈华元说,建筑是时代的画卷,是一个国家历史沿革的实物见证。由于特殊的地理、人文和历史环境,中国建筑文化自成一派、独树一帜、接续发展,创造出了无数恢弘壮丽的建筑瑰宝。近代以来,受到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建筑走过了一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借鉴再到迎头赶上的历程,特别是经历改革开放至今的建设大潮后,在科技、设计、建造等方面已具备世界领先水平。比如,世界最高的16座摩天大楼,中国占8座,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21座,中国占17座等。

  但与此同时,中国建筑也存在着传承太少、创新不够的问题,未能形成融合而特色鲜明、系统而普遍应用的现代中国建筑文化。

  陈华元认为,在当前建筑博物馆数量太少、不成规模,领域太窄、不成系统,影响太小、不成品牌的情况下,筹建一座国家级的建筑博物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针对公众科普中国建筑发展历史和建筑知识,坚定文化自信;二是推动社会各界关注传统古建筑特别是经典建筑,强化保护力度;三是展示中国建筑取得的最新成就和顶尖技术,引领前沿科研。(长江日报特派记者 汪文汉 蒋太旭 注:陈华元非文博界代表,但此文与博物馆有关,故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