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相关新闻的媒体报道情况分析

[2016-03-07]
来源:弘博网     

  相信对考古、博物馆稍有关注的朋友,可能最近一段时间都感受到了媒体对“海昏侯”的巨大热情,说是铺天盖地、狂轰乱炸式的报道也不过分。然而不同时段媒体的报道重点是怎样的,总体又呈现什么特点,媒体对公共舆论的引导实际效果如何,或许我们可以从对数据的简单梳理中感受一二。

  数说媒体报道热——近200万篇报道

  在百度新闻中,以“海昏侯”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全文中涉及海昏侯的报道有近200万篇。受条件所限,其中可能包含有转载、重新加工编辑过的重复新闻,在数据选用时我们无法有效筛选。由此,小编直接以“海昏侯”为关键字搜索新闻标题中包含海昏侯字样报道,得到约3万篇的搜索结果。这一结果不包含以其他如“汉废帝刘贺”、“最早的火锅”、“孔子屏风”等关键词为标题的报道。上述结果可能达不到统计上的要求,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媒体对“海昏侯”的关注度。 

  单看数据,可能难有直观感受,我们来做个比较:还是在百度新闻中,搜索条件限定为“关键词位于全文中”,搜索得到“曹操墓”的报道有2万5千多篇,“石渠宝笈展”有4千5百多篇。这些都曾是考古文博行业里的大事件。如果单以“博物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这么多年也仅约100万篇报道。我们再以曾一段时间内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二胎政策”进行对比。考虑到该政策的阶段性,且海昏侯也为11月初公布,故以公布“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15年10月为起始日期,以“关键词位于全文中”为条件搜索“二胎政策”相关新闻,由此得到数据约107万篇。

  “海昏侯”近200万篇报道,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再进一步换算下,如果以每篇1500字计,这些报道文字总量约为3亿字。一本《史记》约52万6千5百字,那么相当于5698本《史记》。换个角度,从海昏侯发布至今已有四个月,为方便计算取整120天,那么相当于每天大约有16666篇报道涉及“海昏候”。(全文数据基于搜索引擎“百度新闻”,样本量截至3月4日下午3点)         

  微博关注热度——海昏侯并未成热搜

  微博,我们以海昏候文物抵京后的报道高峰为例说明。在首博官方微博@首都博物馆的文化表情中,从2月27日的讲座到3月2号展览开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都做了实时信息更新。而央视新闻、中国日报等官方微博也于2号发布会召开后半个小时内开始发布消息。但以上三家官微内容均未附带话题,为数不多的话题如“#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也仅为热心用户发起。弘博网于2号发布会开始3个小时后,以“海昏侯展”作为话题发布微博,24小时话题阅读量为2.4万。微博以图配文加微信链接,24小时阅读量为1.45万。

WDCM上传图片

海昏侯展发布会后半小时,央视微博

  海昏侯展在媒体中“火了”,但在微博上却反响平平没能上热搜榜,微博用户的关注度也不如媒体报道的热度。在2号首博开展的24小时榜单中,大多数话题以社会事件、娱乐八卦为主。在第73位,小编还找到了#盗墓笔记十周年#话题,却始终未见有关海昏侯相关热门话题。与此相比,“石渠宝笈展”,“清明上河图”、“故宫跑”这些媒体反映平平的事件却都曾上过热搜榜。简单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微博用户仍以年轻人为主,所以社会事件、娱乐八卦符合其年龄兴趣的特点,相较而言文化领域的消息则属小众群体关注对象;另一方面博物馆及相关媒体在微博平台海昏侯话题上的互动并没有形成合力,缺少话题组织者,所以舆论关注度并没有媒体报道热度高。

WDCM上传图片

微博二十四小时热搜榜,第73位的盗墓笔记

  浅读

  那么接下来我们结合海昏侯国考古发掘、展览开幕等关键时间节点,简单分析一下不同时段媒体报道重点、舆论引导的基本情况: 目前所见最早关于海昏侯的报道是2015年11月3日晚江西新闻联播“江西:加强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次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工作首次对外公布阶段性成果。前期媒体关注数量较少,进行报道较多的是江西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而报道的内容则较多地为墓内出土的文物,如“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出土10吨五铢钱 将钱币校量历史提前一千年”、“海昏侯真土豪 出土了10余吨五铢钱还有一盒虫草”、“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发掘青铜豆 清晰刻有“南昌”二字”。

  在2015年11月18日至12月16日期间,由于“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馆举办,加之 12月15日主棺清理发掘工作开启并进行媒体直播。所以,在此期间的新闻媒体多以时效报道为主。初期目光多集中在器物,热衷于报道一些富有新闻性的“文物”,如“孔子漆器屏风”,“火锅”“蒸馏器”等。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22日到25日期间,“金板”成为多数媒体的标题中的主题词,之后直到月末“金”仍或多或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12月中旬的时候,部分媒体的目光开始聚焦在考古队身上,澎湃私家历史连出几篇深度报道,媒体开始关注这些“海昏侯”的守护者。媒体视线的转移,也带动了公众聚焦视角的转变,因此相关专家学者的解读也开始受到关注。 

  总体而言,随着12月15日主棺清理工作开始后媒体报道的热潮减退,加之考古工作的常态推进,进入16年后,1月相关的报道数量由12月期间的3,220篇下降到1,760篇(搜索关键词为“海昏侯”,位于标题)。2月上旬因农历新年报道数量不多,但随着23日文物抵京,报道数量开始增长,全月报道数量约达2,320篇。在此期间首都博物馆开展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成为关注热点,相关信息曝光度骤增。 

  3月2日“海昏侯”首博开展后,相关报道量激增,标题直接含“海昏侯”的新闻达3200多篇。除展览本身外,墓主人身份成为媒体关注的最大热点,关于刘贺其人其事广泛见于报道。关于刘贺生平事迹及所处时代介绍的文章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乏很多自媒体脑洞大开、风趣幽默的介绍。而一些主流媒体也推出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相应地媒体也开始关注汉代真实的生活情况,并邀请学界专家为公众解读历史信息。除了报道以外,一些媒体也结合自身特色推出线下活动,帮助公众理解“海昏侯”的历史背景以及考古工作。如《三联生活周刊》的松果生活于3月4日的沙龙活动中邀请海昏侯考古领队杨军与80余名观众面对面交流,解读海昏侯墓考古发现。

WDCM上传图片

考古领队杨军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松果沙龙

  小结

  海昏侯自2011年开始抢救性发掘工作后,直到2015年11月首次对外公布阶段性成果,过去的五年内从未向外界发布过相关信息。四个多月来,媒体对海昏侯的关注热情一直有增不减。媒体报道大多强调挖掘新闻点,随着5年来考古工作成果的集中公布,加之主棺开启,大量精美的文物刺激着媒体的神经。除了事实报道和实时跟进,媒体出于自身性质,难免聚焦和放大一些具有新闻点的事件和器物上。相应地也会迎合公众的兴趣点,所以大量关于 “金板”,“成吨的铜钱”、“火锅”、“蒸馏器”等报道大量出现。随着这些具有打破“历史记录”潜在能力的或具有“争议性”话题的器物成为媒体与公众的共同关注点,海昏侯热度持续高涨也就不难理解了。

  学界与公众的关注有相通,也有差异。就出土文物而言,学者更多地关注文物身上的信息与历史价值,而公众则较多关注文物本身的精美度,以及想要猎奇一些“特别”的器物。媒体在满足公众需求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出现与学界期望的引导方向有所偏离的问题。基于此,学界是否也应注意到,向媒体公布成果时,在选择公布的材料时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对媒体的一种初步的隐性引导。对于如何更好地传递考古学知识与成果,这无疑需要学界与媒体更充分地沟通和协调,共同努力,为公众带来更加准确、真实的历史信息。

  纵观这四个多月的报道,还能发现一个现象,在一些关键节点,往往只有几个媒体生产关键内容。其客观上引导的不仅是公众的焦点,还有其他媒体的报道重心,很多媒体还是处于一种从众的追随报道中。其中还有一类媒体的作用值得关注,如中国文物报等行业媒体的专业报道,往往有更深度、专业。但总体而言其声音较弱,受众也多为行业人士,影响范围较小,行业媒体在面向公众和媒体同行时应该如何发挥更好地引导与推动作用,这一点值得深思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