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研讨:博物馆表述与新媒体应用

[2016-07-19]
来源:跨文化战略微信公号     

  近期,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以及新媒体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二届“表述中国”系列论坛——“当博物展览与新媒体相遇”暨新媒体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此次论坛中,来自文博界、传媒界的诸多专家围绕“博物馆的历史人文景观”、“博物馆与新媒体”等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这种跨学科的讨论,让博物馆界聚焦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博物馆在“表述中国”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用文物去表述中国?新媒体对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借用互联网更好地表述中国?

  以下是论坛精彩发言:

  博物馆表述与新媒体应用

  ?故宫180万件左右的藏品,但展览不到一万件,那么多东西该怎么办?博物馆展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要让全国人民了解文明传承,就得通过虚拟博物馆、网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通过这个路径。

  ?新媒体做得再好,三维、四维、全息也好,但是它不是文物本身,你不能跟它进行深入的对话,你不能充分体会到历史的内涵,历史的味道,它跟与现场实物亲密接触是完全两回事。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

  互联网的推进和它的社会内涵

  ?互联网是全球化时代的标志,在这个时代,我们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网络化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不再跟阶层、本土社会、社区发生关系,而是以“我”为中心开发出来的圈子,或者社区。

  ?媒介可以通过改变空间来影响社会,而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几乎无限的空间,公共空间。与之并行的是创意产业,所有人具备同样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天赋。随之出现的是信任问题、隐私问题,以及低俗问题。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杨伯溆教授

  博物馆与媒体的互动

  ?博物馆一方面跟学术机构进行交流,另外一方面应当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与民众交流,与社会交流。博物馆不是被动地展示藏品,而是应当策划,应当导演新的知识、新的思想,用我们的智慧激活已经沉睡的古老文化遗产、逝去作家下的文本,激活它与当下进行交流。

  ?博物馆人不仅仅是一个看守的人,他应该是一个思想者,而且是敢于挑战我们世界的思想者。用丰富的资源挑战我们的知识结构、审美方式、表达方式,然后借用媒体使这种挑战方式延伸到更大的空间和平台上,使民众在文明光泽的沐浴下,保持它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

  记忆中国:博物馆的历史人文景观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这些重要的经典,无论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更多的古画、古书,统统是以摹拓来进行重塑的。在这个摹拓过程中,我们能看到古人的状态,虽然纸张是静的,但这里头的状态是动的。以今天的知识只能平面地理解,而无法进入这个动态的空间,对接不上。

  ?今天看到的文物,宋以前著名的书画不多,古代按照今天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假的,但都是真品。真的假的在古人没有这个,从来都是赏分高下,鉴别真伪。我们今天总是“真的?”“假的?”很自然的想到多少钱一张,古代没有这个。

  ——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常保立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文化的贵族,我们这些历史工作者和博物馆的工作者,无疑应该承担起历史文化的贵族的这个传承者的角色。当然到了新媒体的时代,我们应该欢欣鼓舞地让新媒体成为我们古代文化的一种翅膀,或者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让我们在新的时期使文物复活,使文物被唤醒。

  ?文物布展不仅是一个古代向现代的线性的历史传承,它也有一种从东到西横向的传承,东西的传递,横向的扩展,或者说再生产。比如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在19世纪传到欧洲,在它的影响下,西方在新的时代,不同民族的视角上又创造了印象派,现在我们东方人又很推崇西方印象派画作。文物应当参加到当代新文化的创造和建设当中。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钱婉约

  ?如果想真正的了解古代人,那么博物馆本身也是一个障碍,比如说古代有没有艺术家?你把它当成艺术品,在古代就是随葬品,我研究的古代埃及没有艺术这个词,没有艺术家这个词,就是做一些随葬品,那些人无名无姓。古代人做艺术品为的并不是为美而做,为的是灵魂,灵魂本身就是美。

  ?我理解的新媒体的新,不是技术的新,技术还在进步,下一步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我理解它的新不在技术,而在于观念。历史上的每一次媒介的转变都带来了或者说表达了观念上质的改变。

  ?对于古代文明我们应该还有一个认识,它本身在现代社会里面不可能原汁原味,就是一个传统再造的过程。改造很重要,我们的参与也很重要。改造是我们改造?还是商人改造?改造就是一个取舍,承接合适的,放弃不合适的,才能往前走。

  ?表述中国,大家最绞尽脑汁的事情就是中国故事怎么讲得好,要有世界的眼光。如果不是在一个文明大家族里讲述自己,你怎么让别人听得懂。这个表述,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主动性,不一定完全用自己的话语,可不可以用其他人的一些表达来讲我们的道理。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颜海英

  ?新媒体的积极意义是,它带来一种艺术的民主化。以前只有贵族的子弟才可以看到蒙娜丽莎,还有好的绘画、雕塑,因为它们不是作为公共展览的。你要看原作,家庭要有很好的条件。但是现在机械复制到来了,平民也可以看蒙娜丽莎。

  ?新媒体的消极意义,用西方理论家的原话,是它培养的主体缺乏批判的内在性,不可能建构真正的主体,因为在复制品面前是麻木、精神涣散的,它培育出来的主体,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于闵梅

  观看中国:多重视线下的博物馆和展览

  ?博物馆传递的现代观念有两个最核心的点。一个是全新的历史观,就是进化论的历史观,或者线性论的历史观;第二个是民族国家的概念,就是向观众展示或者传递关于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知识,博物馆是建构民族国家的情感结构和主体性的一个场所。

  ?在中国的语境下,博物馆可能稍微缺失的是用世界的眼光讲述中国的历史。我们局限在自己的历史专业,或者考古,或者艺术史的专业来理解一个展览,相对欠缺的是从时间的关系,或者地域之间的关系,或者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世界图景中去理解我们的博物馆、我们的展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靖

  ?表述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建立在一套言说的基础之上,对物的一种摆置,所有的表述都有言说之意。用中国的方式表述中国也好,用全球化的方式表述中国也好,这背后都有一个主体的意志,这个意志就是把中国本身置于一个主体的位置,这个主体的位置又成为一个表述之对象。

  ?建构主体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也会给博物馆带来一种盛气凌人的话语,第一人称的论述,老子天下第一,我说的就是对的,我说的就是真理,这样一种博物馆的表达,这种第一人称的缺乏自我反省的过度表达。所以我们可能在今天博物馆更多讲到的是如何表述的一个问题,就是表述主体和表述对象到底该怎么处置,我们作为一个表述的主体,到底把自己放置在什么样的位置,中国作为我们表征的对象,我们如何去认识我们的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吴琼

  ?文物是博物馆藏品的一部分,没有成为文物的那些藏品对于我们博物馆来讲,也非常得重要,比如我们现在对于当下的收藏。我们博物馆现在有一句话,为了明天收藏今天。

  ?博物馆已经走出了藏宝室非常自我的境地,它越来越接受西方所谓的公共代理人的角色,我们代公众来看管博物馆,这些东西属于公众,我们应该更多地把这些东西通过各种手段展现给社会,这是我认为博物馆核心的本质的职能。

  ——北京华翰文化遗产研究院徐俊锋

  遭遇新媒体:未来时态的博物与展览

  ?谈新媒体对博物馆的影响,或者说跟博物馆本身、博物馆展陈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整体的对博物馆叙事的把握,才能有落脚点和针对性。我给出一个研究的思路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展陈和参观者这三个方面的叙事构成了整个的博物馆叙事。这三个部分中,参观者的叙事可能比较被忽略。

  ?像博物馆这样一个建筑,在今天新媒体介入之后,它原来的这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在苏州博物馆更具体的体现为城市认同的这样一种功能,它可能被接受,也可能不被接受,或部分被接受,还有部分被改写,但是博物馆提供了一个人类学所谓阈限的空间。公众踏入其中,获得阈限性体验。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陈霖

  ?新媒体不是一个工具性的东西,不能把它降低理解为只是让信息传播方便一点,便捷一点。实际上它对中国带来的意义是颠覆性,革命性的。首先是公民终于有了一个缝隙,有了自己自由的表达。

  ?未来博物馆面临三种文化权力的博弈。博物馆要传输什么东西,要以什么样的观点来布展、策展,传播什么样的意识和价值观,跟三种权力有关。第一是国家对文化的阐释权;第二是知识精英对文化的阐释;第三个是新媒体带来的普罗大众在信息自由传播中获得的话语权。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李双

  ?从整体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到各个学科、到一个地球,有一个层次的展开,其实这个就是博物馆在做的事情。它把整个世界从一个前现代的状态,那种所谓的互相之间不可见、多孔的、有一些隔离的状态,变成一层一层展开的让大家互相可见的状态。新媒体技术使这种可见性进一步深化,并不是对过去科技的一个完全的颠覆。

  ?新媒体的技术对博物馆来说,它更多的并不一定体现在受众去观看这个展览的时候是用新媒体技术,而是受众自主地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还有内容的创造当中去,不能被专业人员所覆盖的知识,可以得到覆盖和展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王洪喆

  ?公众通过社交媒体,是可以扩大自己作为普通人参与表述中国的可能性的,通过社交媒体组织的自下而上的交流和展览,也拓展了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促进知识构建的多元化,有利于博物馆成为普通人讨论和讲述中国的公共论坛。

  ?我们说表述中国的时候,中国不仅是我们表述的内容,不仅是通过展品及其阐释来叙述中国是什么,表述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谁可以表述,表述什么样的中国,博物馆对谁开放,谁能够来参与和体验,谁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主体,这些都是博物馆所讲述的中国的重要部分。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粟花

  相关链接

  关于“表述中国”系列论坛

  ”文化碰撞与交融,乃世界历史的永恒主题。近世以来,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薄弱,当代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结构性失衡。在全球化进程全面深化的今天,迅速崛起的中国, 如何在飞速变迁的时势中涵育典雅、包容而公正的人民品格?如何才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才能在新全球和平秩序建构中发挥大国作用?如何才能为文明的和平对话提供新的可能性?“表述中国”系列论坛的主旨即扎根于这种深厚的问题意识,以及为变革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该系列论坛将围绕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对外传播,建设一个具有智库性质的学术交流平台。相关情况关注微信号“跨文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