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玻璃博物馆公布了在接下来一整年的展览安排。2017年,“改造和升级园区场馆”将是该馆工作重点。改造完成之后,上海玻璃博物馆园区也将迎来自身在现阶段的“完全体”,明确的方向、多元的场馆、充实的体验,以及更精致的服务和科学的规划,都表明了建馆近六年并成长为一个园区的上海玻璃博物馆正日益走向成熟。
2017年,博物馆将带来国内两位青年玻璃艺术家——郑闻卿和李振宁的首场个展;而在另一联结玻璃和当代艺术的重要项目——“退火”中,也将隆重推出两位重量级当代艺术家——林天苗和毕蓉蓉的跨界展览。同时,古玻璃系列展将在今年展开新的篇章。
五项场馆改造
极富冲击力的全新玻璃艺术展区+彩蛋般存在的艺术之廊
2016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完成了主展厅一楼的改造,这次改造的重点主要在于场馆硬装的更新及维护,除新增的工业制瓶机展项和星月纹陶胎玻璃釉罐展项,以及部分展柜的展品增加外,对原有展区的变动不大。而2017年,该馆马上就将启动极具魄力的主展厅二楼改造项目。相较一楼,二楼的改造用“颠覆性”来形容也一点都不为过,这次改造将涉及并贯通园区的三幢建筑,在对原有原玻璃艺术展区进行焕然一新的升级改造外,还将增设一条优雅的艺术之廊,以进一步优化整个博物馆园区的参观路线。作为2017年开年一次充满挑战的大胆尝试,这次的改造将为观众带来崭新的参观体验。
新增加的工业制瓶机展项
更多设计佳作强势入驻
玻璃,一直以来都是令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都蠢蠢欲动的迷人材料,也的确有很多设计师,在与玻璃的“火热碰撞”中赋予了普通产品或新奇或独具美感的特性。从2013年开始,上海玻璃博物馆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季国际创意玻璃设计展,成功将一系列丰富且启发灵感的设计作品汇聚上海!2016年,博物馆在全新的展览空间——Design Wing/设计新馆,以全新的展览概念,同更多的人们分享有关玻璃设计的无限创意和启示。2017年,随着第二季国际创意玻璃设计展的落幕,更多的设计佳作将入驻这一全新场馆,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充实的玻璃设计空间。
设计新馆三楼
天才玻璃梦想家的自留地
从2015年开始,博物馆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大人气的Kids Design Glass/天才玻璃梦想家活动。作为博物馆的一个重要项目,2017年,Kids Design Glass/天才玻璃梦想家项目将拥有自己的专属领地,博物馆将把儿童玻璃博物馆的整个一楼区域打造成一个天才玻璃梦想家们的展示和互动空间,在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独一无二并且富有启发的难得体验的同时,也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惊喜和欢乐。而据了解,第二届活动的成果——20件充满想象力的全新作品也预计将于今年5月在此亮相。
天才玻璃梦想家作品在设计新馆临展厅的展出
从玻璃设计到跨界当代艺术
2017年最后一个改造项目的主角是园区最具传奇性的一幢建筑,员工们习惯性地称之为23号楼。作为一幢其貌不扬的老车间,它多次在园区的规划图中,以不同的理由被纳入了推翻拆除的日程,然后又因更坚实的某个新理由被保留了下来。这次,刚刚经历过一次去留抉择的它,又将从设计转身至玻璃x当代艺术的跨界合作,将被改造为一个全新的玻璃当代艺术空间。23号楼,这幢承载了连续两季Keep it Glassy/国际创意玻璃设计展,原本在完成这一使命后就将被取代的厂房,想必也将会因注入了这一新的驱动能量而迸发全新的活力。
传奇性的园区23号楼
园区6号楼(廖斐《平坦》展厅)
回归!原生态工厂参观项目
几个世纪以来,掌握玻璃仪器吹制技术的工人运用充满艺术感的手法,创造出例如伽利略温度计、爱迪生灯泡等种种载入史册的产品。时至今日,随着玻璃材质的提升以及制作技艺的日益进步,玻璃仪器吹制依旧在多个行业及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建强玻璃仪器厂在近60年的历史发展潮流中有着诸多的变革,但依旧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依旧保持着较大规模生产的灯工玻璃仪器加工厂。2013年,博物馆曾与工厂合作开发了原生态工厂参观项目,虽然后因工厂搬迁,参观项目暂作中止,但令大家都感到高兴的是,2017年,建强玻璃仪器厂将回归上海玻璃博物馆园区,而博物馆也将再次推出原生态工厂参观项目。与博物馆主展厅不同,在这里,焦点将不在于玻璃制品本身,而在于其吹制、加工、抛光、打磨、检验、包装等等的整个过程。看似“平凡”的工厂,实际上却是一间极具产出及创造能力的专业工作室。以原生态工厂为舞台的这一参观项目,旨在让观众通过最真实的方式感受并了解科学及工业用玻璃仪器生产加工车间的历史和设立意义,观众看到的将不是演示,而是真正的工作场景。
工厂生产场景
两位国内青年玻璃艺术家个展
郑闻卿《透明的声音1》
2017年,上海玻璃博物馆为观众带来的第一个重磅展览便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郑闻卿老师的首次个人展览。此次展览呈现了她近几年的思考,并围绕线性玻璃在动态下与声音和光的对话,展开了一系列尝试。这将是一场触动人心的展览,郑老师以玻璃作为媒材介入装置艺术的创作,结合声音、光等媒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为大家带来有关玻璃艺术的非凡体验的同时,也必能让观众对玻璃艺术萌生全新的认识!
李振宁玻璃艺术个展
李振宁是新生一代玻璃艺术家中极具个人特色的一位,人与动物的混合或组合是他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尤为专注的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人、动物,神兽,乃至一些无法辨识的神人,呈现的效果都是引人瞩目的。这次的展览将以具象的手法来探讨现实物质与精神世界,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事物的奥秘,实与虚的转换等问题,通过现实中的景象与历史,梦境乃至考古中的遗产来碰撞出一种梦幻的存在。这同样是李振宁老师的第一场个人展览,汇聚了他近些年驰骋想象的精彩创作,绝对值得期待!
李振宁《梦想之王》
两场当代x玻璃艺术跨界展览
当玻璃碰撞当代艺术
2016年的退火,杨心广和廖斐两位艺术家用情怀和概念为博物馆构筑起了一座联通传统与当代、理想与现实的桥梁,将玻璃这种特殊材料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展现出不同凡响的魅力,这也成为了此次“退火”艺术项目重启的新标杆。
而在2017年,会有两位全新的重量级当代艺术家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林天苗与毕蓉蓉,她们将尝试着运用不同的方式和工艺来解读晶莹剔透的玻璃。而这次的作品也希望从“动态”与“色彩”的角度来讲述关于玻璃的故事。这可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也会有更不一样的效果呈现。两位女性艺术家会以自己的视角再次将玻璃与当代艺术熔融到一起,她们的“退火”也势必会给观众带来新的艺术体验!
毕蓉蓉《7:3 Colors》
一场古玻璃系列展
博物馆x专业院校的携手合作
排湾族为台湾第三大原住民族,仅次于阿美族和泰雅族,他们有三大民族手工艺:青铜刀、陶壶和琉璃珠。其中琉璃珠最为重要,它在排湾族文化生活以及生命礼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琉璃珠色彩斑斓,并且每颗珠子都有其特别的象征与神秘的力量,代表着排湾族人的信仰、族人的性别和地位,具有宗教意义,并可以避邪纳福。排湾族人一直深深相信,琉璃珠是造物主赐给族人最珍贵的礼物。作为上海玻璃博物馆古玻璃系列展的第五届,在继2012年的古玻璃耳饰、2013年的战国蜻蜓眼珠饰、2014年的清代宫廷鼻烟壶、2015&2016年的宋元琉璃簪钗之后,2017年,博物馆将与专业院校合作,共同为大家呈现来自台湾原住民的琉璃珠。
非展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