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逛博物馆 如何逛出门道

[2016-06-13]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娄雪、胡畔、冉阳、郑祖伟

  各科都将在社会实践中选材,命题更加“宽”“活”;更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九年的知识考察……“新中高考”向学生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多逛博物馆,多走进社会大课堂。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真的准备好了吗?如何才能把博物馆逛出门道,有更多收获?

WDCM上传图片

新中高考释放明确信号:学生要多逛博物馆。 摄/记者 云凯杰

  走进博物馆变课程展品、展厅都能当“老师”

  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周都有这么半天时间,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们登上大巴,开始他们的“博识之旅”。学生们不是去旅游,而是到校外去上一门课,这便是首师大附中的特色校本课——“博识课”。

  早在2001年,首师大附中就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开设了特色校本课程“博识课”。目前,学校与近20家博识资源单位合作,共有30多个学习主题,初一、初二两学年共安排70次,共约280学时的课程,学生们可在北京市内70多个场馆开展博识活动。

  走进京城众多场馆和大街小巷,真正“触摸”和“感受”社会,在实践中开拓人文与科技视野,博识课让许多学生收获颇丰。2001级的王肇宁是首师大附中的毕业生,在斯坦福大学面试时,当被问及中学阶段受益最大的课程是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博识课”。2009级的王丹妮也是博识课的受益者,现在在北京大学历史专业读书,她越发感受到参观博物馆的乐趣。“博识课的熏陶,影响了我对文史学科的兴趣,这门课程,没有条条罗列的知识记忆,有的是对发现知识的鼓励,对体验文化、感受历史的褒奖。”

  记者走访了多所中小学发现,走进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基地,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常态。据介绍,尤其是在市教委出台新的课程计划后,许多学校更加重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将10%的学科实践活动充分调动起来。

  这学期,北京中学与中科院合作开设了科技英才系列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有六年级的必选课程和七、八年级的拓展课程,涵盖了天文学、动物学、战争与科技等领域,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每周二、周三下午,中科院的专家团队还会走进学校授课,学校还专门设计了科学专题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

  除了走进博物馆,去年,史家小学的孩子们用上了为自己定制的博物馆课程教材,这是由史家小学和国家博物馆联合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系列教材。课程内容以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为依托,以史家小学多年来的实践为基础,涵盖“说文解字”“美食美器”“服饰礼仪”和“音乐辞戏”四大主题。在课程中,也主要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让学生更加热爱博物馆。

  一次成功的博物馆之旅始于行前教育

  让学生逛博物馆并不是为参观而参观,需要学校在行前开展活动的精心设计、博物馆礼仪的普及等。房山地质博物馆副馆长朱英姿建议学校应与博物馆配合对学生开展培训,“行前教育不仅包括博物馆之行前的礼仪、规矩、行为举止,更包括学生在行前的知识储备。”在房山地质博物馆为小学定制的“地质课”里,都会要求学生事先调查、搜集、了解资料,找出自己的兴趣点,并带着问题在实践中探究,“这样才能使博物馆教育真正贯穿始终。”

  在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学校共开发出“北京的中轴线”“品味中秋文化”“星空探索”等76个主题课程。结合课程学习内容,学校精心挑选实践场所,学生提前搜集资料,聚焦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单,带着研究任务走进实践场馆,开展研究性学习。

  记者看到,在一份学习任务单中,包括社会实践目标、游览建议、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成果的呈现方式等内容。在一些实践场所,学生还会围绕研究点,提前收集资料、撰写讲解词,在实践活动中当“小导游”。

  不仅如此,白家庄小学还在出行前开展分层教育。其中,由学校德育处统一制定外出礼仪、就餐、安全等要求,并通过教师集体会、全校学生广播进行宣传教育;由各班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及个别教育;班级分小组进行分工合作,组长再次强调学校要求,力争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学校还会聘请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成员参与主题外出实践活动,一起组织管理。

  行前教育一直是丰台区大课堂游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据丰台区社会大课堂负责人刘建介绍,丰台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办公室就曾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行前课教学设计征集活动”,共征集了588份行前课教学设计,并明确提出了社会大课堂行前课的“五要五有”:要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准备地走进社会大课堂;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有兴趣地走进社会大课堂;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疑问地走进大课堂;要能够教会学生方法,有计划地走进社会大课堂;要能够传授学生礼仪,有素质地走进社会大课堂。

  让博物馆成为孩子的一种情结

  博物馆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是丰富鲜活的教育,学传记不如去名人故居,看历史不如去感受文物,“在学生浏览、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很多学科性的东西自然地就内化到了学生的思维里,化传统‘说教’为自主感悟了。”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办公室副主任高付元说。

  在北京,拥有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多样的200多家博物馆资源,主题涵盖科技、历史、文物、民俗、动植物等方方面面,“这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多样化的大教育库。”在高付元看来,多样化的博物馆更是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兴趣的需求,“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学生与其坐在教室里学习教科书上干巴巴的知识,不如去博物馆走一圈。”

  西城区康乐里小学开设“走进博物馆”课程已经有10年之久,每学期,全体学生会参观一次博物馆、观看一场演出。在一次中国农业展览馆之行中,康乐里小学的孩子们现场体验起插秧,同学们纷纷弯下腰,按着规则学习插秧,“很辛苦的,有时插不进去,手劲不够就会失败。”“通过体验,我真觉得农民伯伯不容易,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孩子们的话也深深打动着家长们。一位家长感慨地说,“一次次走进博物馆,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社会实践课程具有多维的育人功能,打破了书本和生活的局限,将学习内容拓宽到科技馆、博物馆、大自然,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隐性知识,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内在品质。”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副校长齐浛说。

  然而,在博物馆里,家长自己玩手机,让孩子自己玩;或把孩子拎来拎去,让孩子去了解家长认为应该了解的东西;或买了门票就想让孩子把所有项目都玩一遍才不吃亏,这样的现象总是屡见不鲜。在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旎看来,能陪着孩子在博物馆一起玩的家长最称职。“让孩子在博物馆里玩一个小时,不一定能直观体现出他得到了什么提高。实际上,他收获更多的是思考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想象力……这些是很难让父母看见的。”张旎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对博物馆产生情结,将来他会知道去博物馆学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WDCM上传图片

博物馆学习让孩子更有参与感。摄/记者云凯杰

  他山之石——法国孩子的“星期三现象”

  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不开课,学校里的小课堂关闭了,社会大课堂却对青少年敞开了大门。到体育场走一走,小足球队员,小篮球队员在飞奔疾跑;到博物馆看一看,那里简直成了学生专场,一群一群小学生,在教师和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睁大眼睛去发现艺术和科技世界。有些博物馆在“参观指南”中特别指出,最好避开周三下午。

  法国教育部新闻处官员贡巴雷谈到“星期三现象”时说,这是儿童教育的一部分。法国战后开始实施的素质教育,包含体育、公民义务与权利、道德、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国立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每年接待600万参观者,其中一半是学生。卢浮宫“文化服务部”主任加莱尔先生说,提高学生的历史和艺术素养,是博物馆的使命之一。在法国,所有的国立博物馆免费为教师及18岁以下的年轻人开放,为他们组织专场讲解。不过,“我们对学生的关心远不止于此”。

  据介绍,卢浮宫有一些为学生的服务项目。“艺术车间”是其中之一。卢浮宫拥有数十个“艺术车间”,既为成年人,也为学生服务。今年二、三季度,学生“车间”开设32个专题的活动,如“了解园林”“认识菘蓝”“古埃及服饰”等。

  所谓“车间”是集参观、讲解及自己动手三者于一体的艺术活动场所,为50平方米的厅室,中间有一工作台,周围有放置用具的大壁架。设立“车间”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艺术体验。例如,园林课先由教师带领参观卢浮宫前的杜伊勒里花园,讲解其风格,回到“车间”后,学生用模具搭一个他们想象中的花园。6到18岁的孩子都可凭兴趣参加,没有任何限制,交30法郎上课费即可。“艺术车间”很受欢迎,一般要提前半个月才能订到位置。

  博物馆热心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不断提供新的活动方案,提供种种方便和优惠,将此作为一种社会责任,这在法国蔚成风气。法国教育部长曾就此谈道,如果想使法国仍然保持创造性,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国家,就应该考虑人的整体的、协调的发展。科学、艺术教育唤醒敏感,催生创造力,它像是学生进入其他未知领域的“芝麻开门”的呼唤,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专家建言 :张鹏(北京博物馆学会志愿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家长如何和孩子一起爱上博物馆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我们不是“带”孩子去博物馆,“带”意思是领进博物馆,带领参观就好,我们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过程当中,父母和孩子在一个起点,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如何让博物馆的参观更有效

  首先有两个基本前提要抓住,一个是自己的孩子,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我们的孩子了,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兴趣点等等;另一个是要了解博物馆,有些用心的家长甚至是对博物馆的周边设施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为孩子们设计一趟丰富的博物馆课,父母是最好的担当人。

  如何选择合适的博物馆

  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某个展览的,一个还在读学前班的孩子,他的妈妈非要我带着他讲一遍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要知道这个展览单线展陈三公里,文物两千多件,一般讲解下来需要三四个小时。

  首先可以从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博物馆入手,比如大家非常关注的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有很多是孩子们可以直接动手触摸,动手去体验的。其实人文类的博物馆也有很多,这些博物馆大多都设计了互动的体验区和项目,可以从这类博物馆入手。

  遗址类的博物馆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欢动起来的,记得带一个班级的孩子参观故宫的时候,孩子们回去后做的手抄报上这样写的:特别感谢朋朋哥哥,他能让我们在故宫里撒欢儿地跑。其实跑跑停停,跑的时候带着任务去行动,停的时候带着心来安静倾听,搭配起来很好。

  至于有些综合类的博物馆里,建议大家选择合适的展览来参观,比如国家博物馆有很多常设展览,我不是很建议带年纪小的孩子来参观佛造像艺术展、书法作品展等等,孩子走进博物馆也是需要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参观博物馆前家长需要准备啥

  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的第一步是要先于孩子去学习,走进博物馆不要着急看展品,先看看展览的名字,这个名字和前言的介绍,就是展览的主题主线,这个主题和主线就是为什么要这样选择文物、陈列文物的最主要的依据。

  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角度去参观,结合孩子对博物馆的理解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角度,同样是瓷器,我们第一次就看瓷器的颜色,把古人对颜色的感知、等级的差别等等了解了;第二次就去看瓷器的造型,都有哪些不同的样子等等。同样一个展览,并不是只看一次,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可以分为不同的小主题去多次看。

  第三步是请和孩子一起参观,之前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为什么不愿和孩子去博物馆,最多的答案是害怕被孩子问住,自己都不懂,怎么给孩子们讲。其实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既然不懂,那就先学,和孩子一起去学习;二是可以从自己懂的角度去解读。最后还是要强调的是,不要强调参观的知识性,把培养习惯和传统永远排在第一位。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请重视参观后的回顾,参观完博物馆不是就完事了,而是要有个回顾,要留下点东西,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去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