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不拼藏品,拼什么?

[2016-12-20]
来源:弘博网     

  2016年12月15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北京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传媒博物馆承办的第二届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十余位嘉宾通过主旨演讲的方式分享了对高校博物馆不同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湖北、广东、山东、浙江、陕西、黑龙江等9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所高校博物馆共80余位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

WDCM上传图片

与会嘉宾合影

  世界上首座博物馆就起源于大学,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国内高校博物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占据了我国博物馆行业的一席之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目前,高校博物馆存在人手不足、资金不足、开放时间不够、对外服务的空间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在发言中指出,“现在观众反映比较多的就是高校博物馆开放时间不足,尤其是周六、周日不开,假日不开,这可能是很多高校博物馆的通病。”

  面对高校博物馆的定位主要面向学校,还是社会的问题,与会嘉宾在主旨发言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高校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为教学服务,高校博物馆不能与高校博物馆专业脱节,高校博物馆应该是为高校博物馆专业服务的,作为它的实习基地、作为它的科研基地。”

  “作为高校博物馆,主要还是以教学为主,目前中国林业大学博物馆承担的教学任务一共有29门课,每年实习实践类的现场教学百余次”,张志翔馆长在介绍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时说道。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馆长孙晓辉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也分别从非遗音乐在博物馆中的传播与高校博物馆科研工作服务国家攻坚项目等方面表明了高校博物馆教学科研的定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更重视从展品到服务的理念,重视挖掘馆藏的文化内涵,重视公众对展览的体验与感受。换句话说我们不拼展品而是拼学术、拼文化、拼服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张珺介绍道,“作为一个高校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馆一开始定位为坚持研究型学术的高端路线,突出展示清华大学专业学科的相关展品,比如美术学院的学院传薪,建筑学院的梁思成手稿展览,历史学院的竹简上的经典,都是清华大学一些学科关联比较密切的展览,突出强调学术研究对展览策划的支撑作用。”

  “由于人力不足,原创性展览对于高校博物馆来说确实是勉为其难,引进临时展览,便成为了高校博物馆办展的另一种方式,引进展‘短平快’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场馆。但实际上我们的博物馆就充当了一个展馆的性质,工作人员实际上就是‘搬运工’,仅仅起到联络的作用”,同样作为高校艺术类博物馆的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馆长倪婉谈到展览时说道,“这对博物馆的队伍建设与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难道我们的博物馆仅仅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场馆吗?那样无异于一个展览馆,那就不是博物馆所以,我们在引入敦煌展的时候就做了相应的再创作,并同时将敦煌研究院的文创产品引进高校校园。”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绍清介绍了高校博物馆学生志愿者的管理,“通过两支志愿者队伍的打造,一支是馆内的志愿讲解员,负责馆内的讲解工作,也会和广州地区其他博物馆进行交流,也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另一支叫做岐黄科普会,主要负责校外的科普活动,10年来已经有800多人在科普会志愿服务过。”

  同时,他指出了学生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校主要是以学业为主,上课的时间是无法进行志愿活动,而且很多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因为也实习或者考研等因素退出志愿者队伍”。面对这一问题,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则“招募了一支教授志愿者队伍,在学生们无法进行志愿活动时为博物馆提供服务。”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姜昊利用政府平台(洪山区科普展教联盟)以及互联网+平台(耕读公社)打造了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异曲同工的通过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的活动来宣传博物馆,通过大量免费的科普宣传活动,包括与陕西各大中小学校共建科技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走进高校博物馆博物馆。

  在此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还探索出“一块钱矿泉水”的运营理念,魏永平副主任说道,“一般的景区矿泉水最少要三块、大多数都会买到五块,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观众家门口的好几倍,那么观众就会认为你的文化旅游产品也会很贵。所以我们通过一块钱的矿泉水,打通了游客,让他们产生冲动消费,使我们的纪念品收入大幅增加。

  “博物馆专业为什么一定要学考古?博物馆专业实习为什么要到野外去搞考古实习?为什么不搞人类学实习?做工业博物馆的为什么不能去工厂实习?”

  高大伦通过一连串的问句,谈起高校博物馆专业的问题以及希望:

  “作为一个考古人我认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专业大多设置在历史或考古的大专业下,是不合理的;它的培养方向和课程也是不合理的,前三年学的都是考古,第四年讲讲博物馆,实际上这些学生骨子里还是学考古的。所以说现行绝大多数的博物馆专业只是在为考古和历史类博物馆培养人才。”

  “我觉得高校博物馆应是博物馆事业创新的前沿和新理论新方法试验田,高校博物馆的老师和博物馆专业的学生,应该是博物馆事业改革的闯将,这样才是我们中国博物馆事业未来的希望所在。尤其是毕业生不光要适应社会,更应该去改造社会。”

  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馆长潘力结合传媒新闻研究方面的研究与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谈了自己的体会,“新媒体只是有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媒介最重要的是影响我们的理解和我们思考的习惯。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的价值资讯不是各个时代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和带来的社会变革,通过智慧文博时代多维度的思考来,确定如何使文化传播更加有力量,我想通过这样一个文化传播力,使我们这个博物馆,这个有形的东西能够让他产生更多的价值。”

  面对教学任务、开放面积、博物馆的开放时间碎片化以及接待能力有限等问题,张志翔通过对全景漫游技术在博物馆互动应用的思考,为高校博物馆提供了新的运营思路与方法。

  此外,长江文明馆馆长吴宏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吴晞、北京汽车博物馆副馆长吴婧、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红以及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事业部行业总监孙一菲分别从现代博物馆理事会制度、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创新、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建设、博物馆品牌运营、民营博物馆多元化运营以及通过大数据的视角探讨高校博物馆与社会的对话、与公众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以及高校博物馆的对话四个方面的问题。

  当天,中国首款高校文博综合性信息交流服务应用平台“高校博物馆APP”的启动仪式也于论坛现场举行。据来自此款APP开发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事业部总经理童茵介绍,“‘高校博物馆APP’旨在整合中国高校博物馆展览文化和观众文化需求,为公众提供全面、准确的中国高校博物馆展览、信息、文化、教育信息服务;为各高校博物馆提供专业的展示、宣传、交流、互动平台以及大数据运营服务;采用互联网+运营的模式,吸收更多的社会公益力量加入。”

  论坛最后北京高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潘力还做了专委会2016年工作总结报告以及2017年的规划。

  2016年

  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物局的领导下,北京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以中央“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为指导思想,秉承“团结、奉献、创新、协作”的精神,搭建政府与高校博物馆之间、高校与高校博物馆之间、社会与高校博物馆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稳步扎实开展工作,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积极发挥行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北京市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北京市文化强市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7年

  北京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将秉持“办有思想行业组织”的理念,积极推进文博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

  1.团结高校博物馆,完善“高校博物馆APP”移动终端工作;

  2.促进高校文博理论研究,提升“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品牌效应;

  3.增进高校博物馆了解,开展跨地区高校博物馆考察活动;

  4.提升志愿讲解员水平,举办北京地区高校博物馆讲解员大赛。